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港要闻
【动态】河南省花生绿色生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赴民权县开展技术服务
来源: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2022-08-29 作者:admin 点击量:

2022年8月24日,河南省花生绿色生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河南农业大学周琳教授带领何磊鸣副教授、崔凯娣博士等,一行人赶赴民权县双塔镇开展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服务。

团长周琳教授一行人查看了多个花生生产基地,针对当前极端天气造成的花生旱情,提出了抗旱保秋技术措施:对于已进入收获期的春播花生,应及时及早收获;对受旱的夏播花生田,应采用小水润浇,如喷灌、滴灌或沟灌、畦灌等浇灌方式,禁止大水漫灌,以免损伤果针、根系和幼果;花生叶片发黄失绿,可叶面均匀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和过磷酸钙、硫酸亚铁或螯合铁或花生专用叶面肥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保叶防早衰,促进荚果充实;可采用叶面喷施抗旱剂、保水剂和萘乙酸、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旱抗逆能力,降低叶片蒸腾造成的水分散失,促进茎叶营养向荚果转运,保障荚果膨大和正常成熟。

对于当地花生种植户最头疼的白绢病问题,周教授指出,一定要了解花生白绢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流行特点,贯彻全程绿色防控的理念,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播种前选用咯菌腈·精甲霜·噻呋种子处理悬浮剂、咯菌腈·噻虫胺·噻呋种子处理悬浮剂、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嘧菌酯·噻虫嗪·噻呋种子处理悬浮剂和萎锈·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或拌种;合理轮作,避免重茬;花生收获后或种植前进行土壤深耕,每3~4年进行一次,深度30厘米以上;起垄种植,合理灌溉和排水;合理密植,适时化控,注意通风透光;发病初期采用噻呋酰胺悬浮剂、噻呋·戊唑醇悬浮剂、氟酰胺可湿性粉剂和氟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等进行喷淋。

何博士提醒大家要注意:严格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用药,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若采用喷淋防治,一定要抓住菌核形成之前、菌丝生长初期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将噻呋酰胺、戊唑醇等药液均匀喷淋在花生茎基部、根部和有菌丝附着的残存秸秆上;药液量要有保障。

近期持续的高温干旱也加重了甜菜夜蛾、棉铃虫等食叶害虫的发生。周琳教授提出,要抓住害虫1-3龄幼虫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虫螨腈等杀虫剂单剂或复配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可在田间悬挂杀虫灯、性诱剂、食诱剂等防治其成虫。

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户抗旱保秋,深受花生种植户的欢迎,大家纷纷表示,有了专家的专业指导,对今年的花生丰收又充满了信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