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省内
争春光抢育苗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5-02-28 作者:admin 点击量: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董豪杰

再过两个月,河南春薯将进入移栽高峰。红薯种植第一步,就是育苗。2月25日,原阳县新阳村的一座大棚里,村民尚古荣正查看薯苗生长情况。

“1000棵哈密苗,抓紧剪吧。”电话里传来急切的声音。

农事不等人,春日正争时。尚古荣挂完电话,随即又拨打电话:“多来几个人,人家要得急。”

工人就在不远处的大棚里,尚古荣也没闲着,她收拾好剪刀后拿出消毒喷壶开始仔细喷了起来。剪苗工具的消毒是必备程序之一,尤其是刚剪过其他苗的剪刀。

8个工人开始仔细挑选、剪苗,咔嚓咔嚓声音不断。十棵一把、一百棵一捆,放得整整齐齐。

匆匆赶来的河南青薯农业公司负责人杜若飞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出苗、送苗,各地客户电话不断。

杜若飞介绍,这个时间做的都是脱毒苗快繁,种薯育苗还要等一段时间。他指着装箱的薯苗说:“这种苗更金贵,是用基质做的穴盘苗,带土带根移栽。”

级别更高、纯度更好,几乎没有缓苗期的穴盘苗,在扩繁时能比普通苗提前20天左右。“就是成本高,更贵,并不常见。”杜若飞笑着说,薯苗早种几天,产量就能提升一点儿。

河南青薯农业公司的大棚是薯苗扩繁的前端,从组培室出来的试管苗,经过种植后出的苗,将会送到各地的育苗大棚,待扩繁后,才会移栽到生产田。

“每一棵苗都很珍贵,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把好关。”杜若飞说,除了管理精细,他正努力实现育苗的标准化。

隔着几公里,原阳县北胡庄村的大棚里,村民正忙着移栽。好苗还要栽种好才行,村民蹲在地上,用专用的移栽器具,一夹、一按,再覆上土,之后再用地膜下面的滴灌带浇水即可。

杜若飞介绍,一棵试管苗能繁育出20棵薯苗,这种60米长、6米宽的大棚,能够移栽6000棵,可以为种植户提供12万棵薯苗。

杜若飞粗略计算,以商薯19为例,亩栽植4000棵、产量8000斤,一棵优质的试管苗,经过一系列扩繁、种植过程,最终可以生产出40斤红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