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茬菇长得特别好,我们超市急需货源,摘下来马上运走,半个小时之后就能摆到货架上。”1月9日,在汝南县板店乡苏庄村平菇种植户苏国民家,正在忙着采购平菇的客商满脸喜悦,一筐筐新采的平菇整齐地摆在一旁。
走进一座大棚,一阵浓浓的菌香扑鼻而来。一垛垛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娇嫩的平菇升柄展伞,如花绽放。忙着采摘平菇的苏国民脸上也笑开了花:“我家种有2000多袋平菇,今天采摘的是第三茬,预计可采平菇800多斤,门口过秤,一斤2.5元,加上前两茬卖平菇的收入和政府补贴,这批小蘑菇已经给我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了。”
现年71岁的苏国民4年前因为爱人重度残疾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光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只能暂时解决生活问题,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苏国民说。2019年,在乡村干部的帮扶下他开始栽培平菇,当年他家卖平菇挣了1.3万元,加上田地收入和各项补贴,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他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帽子。
据苏国民介绍,他栽培平菇的原料用的是秋收后别人丢弃的玉米芯。“玉米芯经过粉碎后添加水和辅料,发酵后进行塑料袋栽培,不需特殊管理,40天即可进入采摘期,3个月内可连续采摘3茬。”苏国民说。
目前,全乡像苏国民一样靠栽培平菇走上致富路的农户有80多户。板店乡年种植玉米3万多亩,产玉米芯300多万公斤。为拉长玉米产业链,让玉米芯资源变废为宝,该乡把发展平菇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动员群众积极栽培平菇,通过争取产业奖补项目,对种植规模在500袋以上的贫困户每袋奖励2元,贫困群众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全乡平菇产业已初具规模,建有平菇大棚100多个,年产鲜菇15万公斤,助农增收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