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智慧农业>全球应用热点
南京国家农高区:打造绿色智慧农业“百花园”
来源:科技日报 2020-12-08 作者:admin 点击量:

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白马中植蓝莓黑莓产业示范园航拍图 受访者供图

  用声音分析监测育肥猪和肉鸡健康、动物身份识别、家禽和猪舍自动化管理、生猪遗传育种……近日,来自荷兰的10家公司,带着他们先进的牲畜养殖及加工技术,“组团”赴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南京国家农高区),进行技术路演。

  他们希望,能在农业养殖、农业自动化装备、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寻找中国机遇和江苏同道。

  这一幕似曾相识。两个月前,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及10余家日本涉农企业也来到南京国家农高区,在这里进行切磋,共话未来。

  南京国家农高区,像一个绿色智慧农业的“百花园”,正敞开怀抱,为八方来客端出多元需求和选择。

  去年11月1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南京国家农高区。这一年,南京国家农高区贤能汇聚,今年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9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50.42亿元,重大项目注册14个,新增项目信息110个;这一年,南京国家农高区集聚创新资源,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7家已入驻高校院所加快发展的同时,江南大学、江苏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国家农高区的战略合作也在加强;这一年,南京国家农高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深化国际合作,大数据、云计算、农业智慧装备,让这里的农业产业初显“高智商”。

  今天迎来周岁的南京国家农高区,正在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生机勃发。

  正在让土地、农产品都有“高智商”

  智慧农业是中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南京国家农高区,农业生产数字化、装备设施智能化、农业服务信息化,正在让土地、农产品拥有“高智商”。

  走进南京国家农高区白马中植蓝莓黑莓产业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便能看到蓝莓黑莓的种植天数、当前物候期、土壤含水量、温湿度、农事等信息。

  示范园现场负责人俞小花介绍,目前500亩的示范园中,近4万棵种苗均来自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借助专家们选育的优良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和土壤改良方案,再加上5G智慧数字农场管理平台,蓝莓、黑莓可以尽快挂果、销售。”她说。

  在成为南京国家农高区以前,当地已经开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如何站在更高起点,选择适合南京国家农高区发展的项目落地?

  南京国家农高区投资促进部负责人李凯介绍,他们以生物农业为主导产业,以未来食品产业为突破口,以农产品特色加工、农业智能装备制造、农业科技服务业的“1+3+1”全产业链体系,来寻找合作伙伴。

  与南京国家农高区牵手的“网红”生鲜电商大希地就是其中之一。刚刚过去的“双11”,大希地成为天猫“双11”生鲜类目的“状元”。

  走进大希地未来示范工厂生产线,牛肉经过解冻、修割和塑形后,定重切片机通过3D智能扫描,根据牛肉的体积和重量测算出牛肉的密度自动切割,确保每片牛排厚度和质量均匀。

  “这几天,我们正加紧生产。”眼前的忙碌场面,让大希地副总裁郭纪刚欣慰于一年前的选择,“去年10月我们来考察,发现政府很积极,而且这里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比较高,营商环境一流。南京国家农高区成立后,相信这里的产业氛围会更好。”

  相信南京国家农高区未来的大希地,于今年1月签约落地。

  “工厂建设期间,政府还主动上门帮我们办理各种证件,省了我们很多精力。”郭纪刚说,高效的政商互动,让工厂在今年8月28日便正式投产。疫情期间,南京国家农高区还协调相关部门发布招聘信息,结果有100多人报名,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

  南京国家农高区经济发展部负责人施晨曦介绍,为了让企业引进来、落得下、发展好,他们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例如,在项目推进环节,为企业所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协调代办;在企业服务环节,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从企业战略布局、生产流通、安全环保、财务经营等方面打造服务体系……

  集聚创新资源驱动农业发展

  “一年来,表型舱建成了90%,前阵子,我们刚刚监测完大豆的株高、叶片面积和叶片绿色程度。”在南京国家农高区的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农)白马基地,该校副教授傅秀清一有空就和团队蹲在田头,琢磨作物表型组学研究。

  他们在田头搭建了一个田间作物移动表型舱,可以通过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方法,来监测作物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就像给作物做“B超”。

  “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筛选出高产品种,并用大数据分析、提取作物形状,挖掘作物的高产基因。”傅秀清说,项目落地南京国家农高区时,后者给予了不少政策支持,包括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厂房和办公空间。去年,作物表型团队还成立了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研究院,并位列南京市2020年度第一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中,且获得一次性50万元的资金补助。

  高质量发展农业,离不开创新资源的支撑。目前,与南农一起“落户”南京国家农高区的科研院所共有7家,合作伙伴“联姻”后的融合也精彩纷呈。例如,基于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团队的研究,已签约落地的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将从事细胞培养肉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江南大学与南京溧水区政府签约共建的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已通过省专家论证;南京林业大学新校区和农业科技创新港也将在此拔地而起……

  南京白马高新区科技人才局局长张群亲历了这一年间南京国家农高区创新平台的搭建,“将南京国家农高区建成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不仅仅是集聚高校、科研院所,关键要能将科研成果转移落地,让创新驱动农业发展。”

  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开放创新能力

  前沿科学研究汇聚、绿色智慧农业产业扎堆,再加上开放共赢的格局和“店小二”式的政策服务体系,让南京国家农高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荷兰科集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集)是一家专业从事温室定制设计及施工建造的国际化公司,总部位于荷兰。前不久,通过荷兰贸易促进会的引见,南京国家农高区进入了科集的视野。“我们实地了解后发现,南京国家农高区的农业发展基础不错,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推广销售的产业链比较健全;此外高校云集,高端技术人才集聚,人力资源成本也比较合适。”科集亚洲区董事合伙人王子宵表示,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前不久,他们与南京国家农高区签订了合作协议。

  “我们将来准备把研发和加工制造版块就放在南京国家农高区。”王子宵说。

  对入驻南京国家农高区的企业以及开展合作的高校院所、国际项目,南京市、溧水区也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例如,对南京国家农高区涉农企业新引进智能化装备,最高可给予800万元奖补;对新引进的外资企业及大型企业,按年度实缴注册资本一定比例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设立农业产业基金100亿元,对于增强研发能力、打造自主品牌、提高装备水平、引进高端人才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与荷兰科集的合作只是南京国家农高区国际合作的序曲,李凯介绍,目前他们还先后与日本、荷兰、美国及部分东南亚国家企业和机构开展对接,洽谈引进先进技术,例如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对接,吸引日本企业或项目在南京国家农高区落地;与日本日中产学交流推进协议会共建日本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成立海外孵化平台,吸收日本农业企业在智能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经验,择机引进。

  迎来周岁生日的南京国家农高区,已经初啼新声,作为全国首批、长三角地区目前唯一的农高区,它将如何固本鼎新、继往开来,值得期待。(本报记者 金 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