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坦科技生产的农业机器人在田垄间穿梭
□许金安 任费伊 文/图
5月10日下午,北京履坦科技洛阳公司(以下简称履坦科技)装配车间机器轰鸣,20台装配有仿脚踝关节履带的拱腰式农业机器人整装待发,即将奔赴田野。
这家科技企业是2年前落户洛阳市伊滨区国宏先进制造产业园的,是伊滨区重点培育的“智慧农业尖兵”,当地保姆般的服务让履坦科技专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筑巢引凤,助力凤飞。2023年,伊滨区为企业免费提供发展用地,搭建政策对接、人才输送的“绿色通道”。从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到创新用地支持,政企携手构建了“政策暖企、环境助企”生动场景。
“伊滨区不仅给了一块科技化的‘落脚地’,更促就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度’,让我们能心无旁骛研发生产。”履坦科技负责人黄川说。
测试田里,履坦科技机器人正迈着稳健的“步伐”在田垄间穿梭。这台融合了数字导航与传感技术的农业机器人,有着能调整姿态的“拱腰”设计,在坡度30度的崎岖地块上如履平地。
它的“智慧大脑”更是了得——作业时,间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人性化的操作设计配合数字化后台管理系统,方便了新农人 张文波。“以前开沟全靠人力,现在1台机器人一天能抵咱老少爷们干5天!”张文波称赞道。
据测算,履坦科技生产的农业机器人作业效率是人工的10倍,像是给农业劳作插上了“效率翅膀”。
“未来3年,我们将会研发出更多搭配有6G通信与AI智能控制的多场景应用农业机器人,让‘一键种地’更轻松。”黄川说。
当晚,履坦科技研发人员又投入工作,当天的田间测试数据成为研发人员调改机器的重要参考。
创新是笔、实干是墨,一幅“科技兴农、智慧富民”的美好画卷正在伊滨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