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农业科技>农情指导>农作物
今年小麦旺长 导致小麦条锈病发病严重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2019-12-12 作者:admin 点击量:

近期,陕西省植保总站组织技术人员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深入陕西省宝鸡市和咸阳市的10个县(市、区)26个镇(村)的50多块麦田,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今年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发生面积38万亩,是2010年以来冬前发生县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冬前发生程度最重的年份。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具有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和危害损失重的特点。解放后,该病在我国先后发生四次大流行,共损失小麦120亿公斤,其中1950年单年损失达60亿公斤,相当于1700万人一年的口粮。

陕西是小麦条锈菌由西向东传播的重要 “桥梁地带”,也是小麦条锈病重要的越冬区(关中、渭北麦区)和冬繁区(陕南麦区),秋苗上的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对来年小麦条锈病是否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1

王保通教授、冯小军副站长等在宝鸡市陈仓区调查

陕西省植保总站副站长、副研究员冯小军对记者说,正常年份,小麦条锈病在我省秋苗上只是零星叶片发病或者个别发病中心。对来年小麦条锈病发生作用不大。自今年小麦出苗以来,由于土壤墒情好,气温高,小麦生长普遍偏旺,农田小气候特别适合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扩展蔓延。

今年冬季小麦条锈病总体发病早、范围广、越冬菌源量大、传播速度快,程度重于常年和去年同期。近期气温偏高,田间湿度大,稠旺麦田较多,为小麦条锈病的侵染、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小麦条锈病在0℃以上可以侵染、扩散,0℃以下时以菌丝体在小麦叶片中可以安全越冬。目前病菌孢子仍处于冬季繁殖扩展期,发生程度将进一步加重。今年秋苗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如下:

1.发生早。今年条锈病冬前始见期11月4日(长武),较常年偏早。

2.扩散快。由11月15日的13个县区22个镇村,到12月初,已有14个县区46个镇村发生,发生面积增加了30多万亩。

3.程度重。亩均中心、亩均单片均高于近十年,病点多,发生面积大,严重度高(10-40-80%),孢子鲜活,侵染能力强,部分县区已查到普发田块,危害重。

针对小麦条锈病发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王保通教授也提出了采取的防控措施。

1.准确预报预警继续加强监测和大面积普查,及时上报发生防控动态,发布预警预报,指导科学有效防控。

2.尽快组织防控。及时制定条锈病防控计划,组织联系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队,以普发田为中心,周边辐射开展专业化防控,开展条锈病应急防治,清除重发区域菌源,防止大面积传播。对于其它发病中心采取打点保面,清除中心,减少越冬菌源量,压低基数。

3.做好技术指导。各地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采取“带药普查,打点保面”的策略,做好应急处置。

4.加强培训宣传。通过召开现场会、培训会及电视、广播、微信等媒体宣传动员,培训指导群众,积极开展麦田踏查和防控,确保小麦安全生长。

111

秋苗叶片发病情况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