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农业科技>农业技术>经济作物
芹菜染上基腐病防控得当才有效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19-10-29 作者:admin 点击量:

近日,扶沟县崔桥镇部分农户打来电话反映,他们种植的芹菜根茎部和叶柄基部出现了变黑、腐烂等症状,喷洒杀灭细菌的农药也没什么效果,由此造成芹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多家农户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一情况,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耕作栽培岗位专家史宣杰研究员经过实地调研,发现这一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造成的芹菜基腐病,并向当地农户开出了防控“药方”,帮助他们恢复农业生产、减少经济损失。史宣杰研究员提醒广大农户,当前是芹菜基腐病的高发时期,要做好防治工作才能确保有一个好的收成。

发病症状 芹菜基腐病又称黑腐病,主要为害根茎部和叶柄基部,多在近地面处染病,有时也侵染根系。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先变为灰褐色,逐渐发展为暗绿色或黑褐色,仔细查看会发现受害部位有许多小黑点。之后,受害部位表皮破裂,露出变黑腐烂的染病组织,腐烂处较少向上或向下扩展,叶片同时出现枯萎下垂、腐烂脱落等症状。病田一般减产10%,严重的减产30%。

病原物 芹菜茎点霉(phomaapiicolaKleb)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幼嫩菌丝初时无色,成熟后变成黑色,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能产生小菌核。分生孢子器为球形或半球形,分生孢子为长椭圆形、单个孢子器无色,大小为3.0~3.8×1.0~1.6微米。病菌生长发育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5℃~30℃,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6℃~18℃。

发病条件 芹菜黑腐病的病原,以菌丝形式附着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当外界温度达18℃左右时萌发,遇多雨天气加重发生,在高湿地块、连作地块、黏土地块均发病较重。播种带病的种子,幼苗长出不久就会猝倒枯死。移栽病苗易引起该病流行,病原也可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并可形成多次侵染。

防控措施 1.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及病残体,并将其带出销毁。2.选用抗病品种如皇妃、皇后、冬芹、美芹等。种子用50℃~55℃温水浸20~3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后再进行播种。3.选用大育苗厂的种苗,杜绝病虫害发生。4.在田间施用生石灰杀菌消毒,并补充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有机肥。5.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6.起垄栽培,采用滴灌技术或勤浇浅灌,开排水沟,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间积水,避免田间湿度过高。7.合理密植,注意通风,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多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8.药剂防治。在预防期,用0.1%磷酸二氢钾喷散叶面,可以增强抗病力,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在发病期,用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可杀得三千,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施药时应注意将药液喷在植株茎基部。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