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农业科技>农业技术>经济作物
学好春季栽培技术 确保大棚线椒丰产
来源:农业科技报 2020-02-28 作者:admin 点击量:

春季是大棚线椒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茬口,该时期种植的线椒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市场价格高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是广大种植户种植线椒的黄金时期。专家认为,把握好大棚线椒春季栽培的各个环节,注重科学管理,才能确保线椒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品种选择:选用早熟、抗寒、耐热、抗病、丰产、植株生长势中等、适于密植、不易徒长的品种。 
  适时定植:棚内最低气温5℃以上,10厘米地温12~15℃,并稳定一周便可定植。 
  一般在3月中旬定植。选地势高燥、排水条件好、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菜地,在定植前10天以上,选晴天扣棚。 
  整地时每亩施石灰150千克,优质有机肥25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作底肥,复合肥宜满土撒施,然后整平、盖地膜。 
  定植方式及密度:宽5.5米左右的棚,每棚4畦,每畦栽两行,穴距0.4~0.5米,每穴1株,亩栽4000~4800株。 
  定植前严格分级,剔除伤苗、弱苗、病苗,选择晴天上午栽苗最好,切忌栽苗过深,栽苗时浇足窝子水,坚决杜绝刚定植后立即大水漫灌,不利于蹲苗。 
  定植后管理:温湿管理移栽后为促进缓苗,要坚持高温、高湿环境。因此,移栽后5~7天,应视天气情况通小风,缓苗后侧风逐渐加大进行“蹲苗”养根。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夜间保持在15℃左右。定植后夜间温度低,切记傍晚要及时关闭侧风。 
  水肥管理:坚持“小水勤浇、水不漫垄”的原则。宜晴天上午浇水,切忌阴雨降温天或浇水后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避免地温过低出现沤根死苗现象。开花坐果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做到控水控肥。 
  光照管理:要经常清洁棚面,除去行间和膜下杂物,改善通风透光环境,增强透光率,降低发病率。 
  防治病虫害:线椒病害主要有疫病和根腐病等,疫病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防治;根腐病喷雾或浇灌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乳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线椒虫害主要有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侬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