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港要闻
夏日炎炎访民生丨“井灌+河灌” 为秋作物补水
来源:大河网 2025-07-18 作者:admin 点击量:

□本报记者 赵振杰 代娟 本报通讯员 赵含香

轻按开关,调配好的水肥混合液顺着滴灌带流向田地……7月16日一大早,位于获嘉县位庄乡的高标准农田里,县农技专家王庆安仔细查看玉米地里的农作物长势,并指导种粮大户徐方子采用浅埋滴灌节水技术进行补水灌溉。

放眼望去,一条条黑色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般在田间均匀铺开,滴灌带每间隔30厘米都有针眼般大小的小孔,水、肥从这里不断滴出,精准输送到每一株玉米根部,缓解高温干旱天气对生长的影响。

“我一共流转了2600亩地,主要种的是玉米、大豆。现在玉米到了拔节关键期,对水肥非常敏感。最近高温干旱,我们采用滴灌技术,5天时间就可以普浇一遍。”徐方子说。

眼下正值秋作物生长关键期,连日来的持续高温给秋作物生长带来了严峻考验。获嘉县针对降水少、表层墒情不足的旱情,积极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多措并举保丰收减损失。

黄河也是获嘉县抗旱保苗的重要力量。位于获嘉县人民胜利渠灌区范围内的冯庄镇,数千亩玉米地正“畅饮”黄河水。种植户李建国看着自家地里被黄河水滋润的玉米苗,脸上满是欣慰。“我这100多亩玉米,之前因为高温干旱,叶子都有点打卷了。自从引了黄河水灌溉,才两三天的工夫,叶子舒展开了,看着就有劲儿。”李建国笑着说。

“我县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井灌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加持,这次干旱天气对秋作物生长影响不大。尤其是推广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的地块,还能够大幅减少高温对秋粮生长的伤害。”王庆安介绍,7月份以来,该县大部分地区没有有效降水,部分农田墒情不足,当地农民采取了喷灌、微喷灌、滴灌以及黄河水灌溉等方式进行了抢灌。

考虑到近日气温依然较高,土壤失墒较快,获嘉县农业农村部门利用全县7个墒情自动监测站和10个人工监测点,加强墒情监测,及时发布墒情简报,并组织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指导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作物开展针对性抗旱技术服务,指导广大农民朋友科学灌溉补墒,降低干旱影响。截至目前,获嘉县夏灌进度已过八成,总面积约32万亩,为秋粮丰收打下基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