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港要闻
柘城秸秆“五化六变”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5-06-11 作者:admin 点击量:

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李燕 陈炫羽 通讯员马学贤 任浩宏)“秸秆作为牲畜的粗饲料,能使牛快速育肥,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这个场子一年就用1000多吨麦秸秆、3000吨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6月10日,柘城县牛城乡史庄村旺牛鑫牧业负责人杨凤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柘城县农业农村局创新探索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实现秸秆“六变”,即变肥料、变肉、变蛋、变电力、变基料、变工艺品。

在该县朱襄镇,记者看到搂草机、打捆机正高效协作,散落的秸秆被迅速聚拢、压实,随即被运往再次利用的“新岗位”。

朱襄镇惠仁养殖场场长谢红磊介绍说:“像我们养鸭场都是用秸秆作为垫料,用秸秆做垫料可以防湿防潮,冬天可以保暖,产蛋干净,对鸭的生长比较健康。”

养鸭场清理出的混合了粪污的秸秆垫料,又成了有机肥厂的宝贵原料。“通过我们专业化的处理,有机粪肥的效果非常好,从秸秆到粪便,我们一年的处理量在6万吨左右。”河南丰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心亮自豪地说。

在柘城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麦草画制作工坊,经过漂染、软化、蒸煮、熨烫的小麦秸秆,在匠人手中化作精美的人物、花鸟、山水等工艺品,为秸秆赋予了艺术生命。柘城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余复海说:“目前我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下一步,全县计划重点培育4个5000吨以上的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土地深耕和秸秆腐熟还田4万亩,玉米秸秆青(黄)贮补贴2万吨,在远襄镇和朱襄镇分别打造一个1000亩的秸秆高效还田展示区和一个2000亩的‘秸—粪—肥’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努力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促进柘城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