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港要闻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宋陵麦收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2025-06-03 作者:admin 点击量:

03c6e3f10eede78b9e5bc75b5a38ccb0_p44_s.jpg

6月2日,巩义,与宋代皇陵“同框”的麦田正在收割,不时有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亚猛 摄

40853819841f70c9e61004479eb83948_%E5%BE%AE%E4%BF%A1%E6%88%AA%E5%9B%BE_20250603025143_s.jpg

□本报记者 王延辉

麦熟时节,河南的麦田,总是牵动人心。

要问哪里的麦田最特别,最能引得粉丝和游客“长枪短炮”持续聚焦?

答案毫无疑问:河南,巩义,宋陵。

这个端午小长假期间,巩义与宋代皇陵“同框”的一块块麦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人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盯守了三天,终于等到宋陵麦子开始大面积收割。”6月2日,洛阳摄影师项洛生一大早直奔位于巩义市西村镇滹沱村永熙陵周边的大块麦田,架好机位,只等联合收割机到位收麦,“错过了,就又要等上一年。”

宋陵就是一部鲜活的宋史。那些广泛分布的石像生犹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原物原貌原位伫立千年,见证跨越时代的麦收图景和生生不息的文明变迁。

一年又一年,惦记着宋陵和麦田的人可真不少。身为四川人的自媒体达人若菱,这次穿着宋制汉服穿行在麦田中,犹如穿越的仙子,只为拍摄出推介中国历史文化的好片子。“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到处都是好素材。”若菱说。

千年石像守麦浪,一线银龙穿古今。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轰鸣奔忙,复兴号高铁从远处高架桥上疾驰而过……石像生、麦子、收割机、高铁就这样奇妙而自然地组合在了一起。永熙陵、永泰陵附近的麦田,也因此成了热门打卡地。

有的人第一次慕名而来,有的人连续几年都来,有的人今年已经来了好几趟,人群涵盖老中青、遍及省内外。

“种的都是麦子,我们方圆十里八村的麦田也没啥不一样,可又不一样。”滹沱村已近古稀之年的退休教师贾遂超颇为自豪地说,“只要有历史遗迹在,有传承在,就会有更多人想要来,来了还想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