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怡然 见习记者 高磊 通讯员 曹飞
5月12日,“药益宝·元小艾AI数智化转型合作”签约活动在南阳药益宝厂区举行,药益宝将与元小艾、灵动智能机器人、森莱雅(北京)国际生物医药科技等企业在机器人智能化应用研发、生产工艺优化及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发,智能艾灸器具研发生产、远程健康管理设备及新销售渠道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全面推动南阳艾草产业数智化升级。
在刚刚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南阳)月季博览会“健康艾市”文化体验活动中,作为卧龙区艾草产业龙头园区——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组织20家骨干企业以“全产业链创新矩阵”惊艳亮相。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参展方,该园区携种植装备、智能生产、健康产品三大领域的23项创新成果,全面展现“世界艾乡”的产业硬实力。园区企业三顾礼供应链(南阳)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本草御典炙愈暖宫护腰”融合可控发热技术,通过艾草、月季花、红花等12味中药材复合配方,实现持续6小时的智能温控理疗。南阳顺天祥艾业有限公司新研发的“超导相变空气能”加热系统,通过相变材料储能技术使能耗降低62%,推动艾制品生产向“绿色智造”转型。九宫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AI数字人直播技术,以科技之光革新传统直播,提供沉浸式购物体验,增强消费者互动。
卧龙艾草产业园企业的惊艳出彩,彰显了作为全国最大艾草专业园区的综合实力。园区通过“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已形成集标准化生产、智慧仓储、电商孵化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年产值有望突破18亿元。
卧龙区作为全国艾草产业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艾草资源和悠久的艾草使用历史。近年来,卧龙区立足艾草加工原创优势和艾草加工企业聚集资源禀赋,紧盯艾草产业倍增升级目标,推进艾草种植向高端种苗生产繁育转型、艾草加工向标准化规范化转型、销售服务业向新零售新模式升级。目前,全区有涉艾经营主体2700多家、艾草加工企业490家、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4家,其中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企业16家、超亿元4家,三板上市中药企业一家(西施兰);种植中药材1.6182万亩,中医药产业年产值突破90亿元,带动就业5万余人。
聚焦“一龙头一园区”做大做强。创新龙头企业培育模式,增强品牌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在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卧龙区坚持推动“一龙头一园区”带动发展,持续推动药益宝提质升级,成立南阳艾产业学院药益宝分院。推动药益宝与湖北元小艾成功合作,进一步做大和擦亮了药益宝品牌。围绕艾草产业链不同环节,细分产品赛道,形成了以药益宝、树铭、顺天祥、怀南堂、上海炙愈、仁人艾为龙头的全产业链、中药饮片、器械、膏贴、新材料、布艺共6大领域产业竞发新格局。强力推动卧龙艾草产业园提质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石。卧龙区全力支持产业园的提质升级,通过转换对接高压电路保障园区用电,协调蒲艾大道两侧土地流转推进艾草种植基地建设、发动周边群众保障园区用工等措施,推动艾草产业园高质高效发展。
艾草产业创新发展提档升级。为推动艾草产业可持续发展,卧龙区利用辖区西北部丘陵地区国储林优势,开展了林下种植艾草实验,全区国储林下种植总面积达6000余亩。同时,在谢庄镇建立了1000亩艾草良种繁育基地,将“南阳艾”的根和苗销往了全国各地,扩大了区域品牌影响力。创新政企联动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卧龙区协调卧龙综合保税区为辖区兴宛堂、神农、陈艾坊等8家艾草企业办理了出入境手续,为全区艾产品自主出口打开了世界大门;打造多家艾草主题酒店,举办首届仲景药膳文化论坛和药膳大赛。创新打造爆品,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创新产品研发,强化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全方面提升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切实推动卧龙艾草产业实现品牌化发展,叫响“南阳艾·卧龙智造”金字招牌。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加强‘一龙头一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南阳艾’国际影响力,推动卧龙区由产业大区迈向智造核心区,打造全国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南阳市打造‘世界艾乡’做出卧龙新的更大贡献。”卧龙区委书记吕志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