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港要闻
丹参种植喜丰收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5-03-04 作者:admin 点击量: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燕

见习记者 陈炫羽 通讯员 马学贤

“我一共种了500亩丹参,每亩产量50006000斤,每亩效益8000多元。由于丹参的价格比较稳定,目前效益还是不错的。”31日,柘城县起台镇贾楼村丹参种植户赵成阳高兴地对记者说。

眼下,正是丹参收获的季节,贾楼村的千亩丹参迎来了采收期。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较强的补血作用,故而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的美誉。贾楼村根据镇政府“一村一品”产业规划,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丹参种植,并通过引进丹参新品种、规范管理技术等方式,不断提高丹参品质和丹参产量,带领村民持续增收,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由于贾楼村种植的“丹瑞一号”,条形匀称、丹参酮含量高,每到丹参收获的季节,外地收购商就会主动前来收购。安徽省亳州市药材收购商徐魁亮现场介绍说:“起台镇的丹参品质比较好,每年我们都到这收购,能收四五百吨,市场需求量比较大。”

“目前,我们起台镇发展丹参种植户200多户,丹参种植面积扩展到了15000亩,依托丹参种植合作社购置了药材烘干、加工设备,可以对丹参进行烘干、切段、切片,提高了丹参种植效益。我们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丹参产品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种植效益。”柘城县中药材协会会长刘飞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起台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拓思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将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兴村富民的重要抓手,采取政府引导、大户牵头、合作社运营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推广“丹参+玉米”“菊花+小麦”的轮作种植模式,实现“一地两收益”,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