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刘亚鑫 通讯员 张志超 王庆松 实习生 马小茜)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正是食用菌培育的黄金季节。2月19日,走进封丘县王村乡杜庄村的花菇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椴木桩,一朵朵圆润饱满、长势喜人的花菇从椴木桩上探出头来,预示着新一年的花菇培育即将进入繁忙季。
椴木花菇厚实弹嫩、香气浓郁,吃起来比普通香菇味道更醇厚悠长,素有“小鲍鱼”之称。“再有一个星期新一茬的香菇就能采摘了,产量有千余斤,80%外贸出口,20%销往浙江、福建以及广州等地,一级菇的市场价达100多元一斤。我们基地今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左右。”该基地老板杜飞满脸喜悦地向记者介绍。
眼前的椴木花菇不仅铺就了杜飞的致富路,也为村民们撑开了增收的“致富伞”。花菇种植基地建成后,从接种、上堆发菌、出菇管理到后期采摘,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人工,这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许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其中不少村民在务工过程中逐渐学到了椴木花菇的培育种植技术,纷纷利用自家闲置的土地种起了花菇。
“花菇不仅产量高、生产周期短,而且投资不大。”杜庄村村民杜升江说道。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封丘县王村乡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紧扣“围绕党建抓产业,抓好产业促发展”的思路,深耕“一村一品”,用好用活小微企业优惠贷款等扶持政策,现如今已形成食用菌、中药材、封芹、辣椒等多种各具特色的富民产业,带领群众奔上了乡村振兴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