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港要闻
央媒看河南丨驻马店市驿城区:发展红薯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 2024-12-25 作者:admin 点击量:

数九寒天,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沙河店镇山湾村却一片火热景象。眼下正值红薯深加工粉条的高峰期,刚刚制成的红薯粉条晶莹剔透,“身价”倍增,成为当地村民家门口的致富法宝。

326c853dbed3663f829e48a9ce1e17aa_a9efd1967330a4f95e88ab33cfe2bdcb_q=100&w=1200.jpg 

12月22日,记者走进沙河店镇山湾村侯福群家的粉条厂加工车间,只见三个大锅依次排开,锅中蒸汽腾腾。作为手工制作粉条的第三代传人,侯福群手法娴熟地将红薯淀粉加水调和成糊,倒入漏勺,面糊如丝般垂落进开水锅中。粉条在锅内翻滚、成型,再迅速捞入冷水中冷却,热冷交替间,传统工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赋予了粉条独特的筋道口感。 

10336c69fd0623066042002bcf4ab273_69bd7cc0aed59e9af5fed2c6c5ede410_q=100&w=1200.jpg

“只有高品质、高淀粉含量的红薯,才能做出优质粉条。”板桥镇口门村的许学用,是当地知名的纯手工粉条加工大户。在政府扶持下,他今年新建了两个冷库,纯手工粉条日产量可达一万斤。

7f989533904bb71ff59c102c1f191c6d_1ee27708b788b8c1176a18e41b728ae5_q=100&w=1200.jpg

车间里,二十多名工人正忙碌地制作粉条。许学用坚守传统工艺,注重红薯原料品质与设备清洁,经过十余年摸索,掌握了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仍能保证粉条筋道口感的秘诀。在当地流传一个民谣:“柴火锅烧水滚,锅上架漏瓢,轻捶慢打缓缓摇;千丝万缕随热浪,深入浅出水中捞;农民干劲十足,房前屋后挂银条,家门口挣钱忙。”

fdf0dc26c7b2bbbc1f187eaf4aebbcaa_a60235edbcaa940351fbf4fddc554c69_q=100&w=1200.jpg 

近年来,驿城区依托西部山区丘陵岗地众多的地理优势,凭借丰富的水利资源与适宜红薯生长的土壤条件,大力发展红薯产业深加工,将其培育成新兴致富产业。随着市场需求增长,驿城区积极引导农民投身红薯产业,在资金与技术上给予支持,助力建设粉条厂并增添冷冻车间等设备。如今,这里的纯手工红薯粉条不仅畅销本地,还借助网络远销省外乃至国外。

据了解,驿城区现拥有60多家纯手工粉条加工厂,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0余个就业岗位,让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朱佩娴 郭建光 米山)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上一篇:胡萝卜喜获丰收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