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燕 见习记者陈炫羽 通讯员李鹏 马学贤)防疫消毒、清扫圈舍、精心投喂饲料……10月14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拂过柘城县老王集镇陈楼村,养殖大户陈天玺夫妇已在自家养殖场内开启了新的一天。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天玺接触到规模化生猪养殖,思维敏锐的他立即意识到生猪养殖前景广阔。于是,他边学习边实践,想要依靠生猪养殖走上致富路。
谈起创业经历,陈天玺夫妇的感触就是“屡败屡战”。然而,失败并没有把陈天玺夫妇击垮,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他们鼓起勇气从头再来。
请教专家、买书自学、上网查询……慢慢地,他们掌握了一套生猪饲养技术,在防疫、饲料、药物等方面严格把关,养殖场也逐渐步入正轨。2016年起,陈天玺夫妇每年养殖150多头生猪,年赚10多万元。
养殖场得到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通过请教专家、实地考察,陈天玺夫妇摸索出了一套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可观。
“清理出来的猪粪,经堆肥发酵后形成有机肥,用来替代化肥种植玉米、大蒜等,实现了绿色种养循环发展。”陈天玺说。
“下一步,我们准备联合周边多个养猪户,组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抱团取暖,力争把这一产业打造成特色产业,让‘猪倌’职业变得更加体面、更有活力。”陈天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