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港要闻
亩产增加20% 清丰县玉米地里隐藏了啥高科技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4-07-10 作者:admin 点击量:

本报讯(记者段宝生 通讯员王世冰)7月9日,在清丰县的田间,雨后的玉米地显得格外绿油油,清丰县农技站站长赵敬川正在田间做指导,他告诉身边农户:“玉米苗已经基本到了拔节期,后期需要控制旺长、防止倒伏。”

如今,濮阳市已建成16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并大力推广玉米密植滴灌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玉米的种植密度可以从每亩4000株左右提高到4500株到5000株,力争每亩能增产100公斤左右。现在一个人可以通过喷灌、滴灌技术管理上百亩甚至三五百亩的农田。”濮阳市农业农村局农业中心副主任李会群介绍说。

在清丰县惠农农机农民合作社,该合作社负责人周建世说,他们的合作社成立了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供农机作业、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销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3500亩,托管土地24000亩。2023年,惠农农机农民合作社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100亩,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增收大豆40万斤。

周建世认为,今年合作社秋作物种植以提高单产为目标,重点选择抗病高产密植品种,推广宽窄行播种和水肥一体化精控调控技术。利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无人机,预计玉米将实现增产20%的显著成果,亩均产量可达850公斤以上。

据了解,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与传统的耕作方式不同,改垄作为平作、改均匀垄为宽窄行、改半精量播种为精量播种、改浅耕为深松等,其目的是发挥边际效应,使农田中的农作物有足够的空间通风透光,更有利于光合作用。

李会群说:“濮阳市将继续推广农业新技术,向科技要产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