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港要闻
张冬平:努力打造河南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顶端新闻 2023-08-07 作者:admin 点击量:

82963d855a47ddedd03769d2e9501806_b22e66b074b2b81c.jpg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张冬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的国家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

一、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

建设农业强省,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特征表现为:以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权利分置为基础的现代化;小规模经营、大规模农产品需求的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化;区域资源禀赋高度异质性、实现模式多样化的现代化;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能脱离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省要立足省情农情,体现河南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

人口规模巨大首先要解决食物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河南是农业大省和国家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应明确的思路是:依据大食物观,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稳定供给;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现一二产业深度融合,创造新业态,提升全省经济实力。

大食物观目标体现在四个方面:食品安全性、食品营养性、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和农业生产可持续性。

食品安全性要求保障基本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即通过粮食作物育种、 耕地保护技术等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双重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同时兼顾优质口粮和饲料粮安全。

食品营养性要求满足居民食物消费的营养需求,是指从主粮拓展到农林牧渔业多种农产品,要利用设施种植技术、新型食品研发技术等科技创新拓宽食物供给种类。

农产品供给稳定性要求农产品供应链有一定韧性,通过减损技术、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实现全产业链的纵向整合。

农业生产可持续性要求生产绿色可持续,使用亲环境技术、减排固碳技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促进农业绿色转型,有效应对农业生产端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和气候风险,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

围绕以上大食物观四个方面内容,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创新;推进耕地保护技术创新;突破设施种植业现代化关键技术;重视畜禽产品、水产品等新品种的培育;推动全产业链食物减损和节约技术创新;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农产品产业链的应用;加强农业亲环境技术推广;加快农业减排固碳技术创新。

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以下战略选择:

一是推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产业、生物制造产业、生物能源产业和生物环保产业等。

二是探索纳米技术产业应用领域。纳米技术应用在食品保鲜、食品包装、天然物质分离提取、食品安全监测及食品加工品质改良等领域。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利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用全新的方法将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进行深度加工和利用,将其转化为具有特殊功能或结构的纳米材料,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实现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也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创新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对农产品二次以上的加工,主要是对蛋白质资源、植物纤维资源、油脂资源、新营养资源及活性成分,以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办法来提取和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力争打造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如特色食品加工集群、饮品产业集群、乳品产业集群、肉奶制品集群、果蔬加工集群、特色品产业集群、保健品产业集群、妆品产业集群、中医药品产业集群等,实现一二产业深度融合。

专家名片

张冬平|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