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港要闻
闲置大棚养蝎 盘活集体资产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3-04-03 作者:admin 点击量: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

3月27日,在鲁山县库区乡张湾村,一个标准化塑料大棚的钢管架上,分层摆满了白色的四方塑料盆,盆里下半部分是透气的沙土层,中间有2块气孔砖,掀开气孔砖,一些黑色的小蝎子出现在眼前。

“原来村里这二十来个大棚闲着没人用,里面长满了杂草,很可惜,加上这些年蝎子行情不错,就有了利用大棚养蝎子的想法。”今年41岁的吕延克说。

经过考察,2022年6月,吕延克先是改造了6个大棚,其中母蝎育婴棚2个,成品蝎子棚4个,又从附近村民手中收购了大量野生蝎子,开始了创业路。

“每个盆里能投放50~100只,这样一个6米*40米的标准大棚,能投放10万多只,4个大棚目前有小蝎子50万只左右,不过这种立体养殖模式比较费功夫,得逐个往盆里投喂黄粉虫和洒水保湿。”吕延克说,这一批蝎子生长情况良好,不少蝎子已经是第三次蜕皮了,目前已安全越冬,开始复苏进食了。

在另外2个母蝎育婴棚里,吕延克将盛装鸡蛋的泡沫板摞在一起,改装成了母蝎子的巢穴。“母蝎子目前有7万多只,再有3个月就该生产了,一只母蝎一次能产下二三十只小蝎子。”吕延克说。

在另外一个大棚里,几名工人正在翻地。“我准备把这几座大棚改造成地池养蝎,这些地池深入地下20厘米,可以保温保湿,一个大棚能改造出20个小地池,能养10万只蝎子,地池养殖比立体养殖省些功夫。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如果一个大棚能出棚8万只成品蝎的话,就能净赚10万元左右。”吕延克说。

“吕延克在大棚里养蝎子,盘活了集体资产,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张湾村党支部书记刘国栋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