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夏季光照强、温度高,棚室外温度甚至可以达到37℃以上。而棚室内温度通常要比棚室外高出不少,中午最高温度经常超过40℃,夜间温度则普遍高于20℃,大大超过了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夜温。
降低棚室内温度,是种好越夏蔬菜的关键。夜间基本没有光照,有机营养处在消耗的状态下,若温度过高,呼吸作用一直维持在高强度,会导致白天制造的有机营养大量消耗,导致植株细弱、开花坐果困难,因此一定要注意加强控制棚室夜温。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胜利
降低大棚构件储热量
降低蔬菜大棚的夜温与冬天大棚保温正好相反,即在冬季需要通过提高大棚储热量来保温,而夏季则要降低大棚的储热量来降低夜温。
大棚储热构件是棚墙、立柱等,这些构件在白天强光照射下存储了大量的热,到了夜间便缓慢散发出来,造成棚室内夜温过高。
减少棚墙的储热量,可用无纺布等将大棚后墙遮挡起来,也可在棚墙处种植豆类、瓜类等蔓生农作物覆盖墙体。
白天通风遮阳打基础
可在白天采用多种降温措施,降低棚室内温度,为夜间降温打好基础。
在加强通风的同时,配合遮阳进行降温,可将通风口开到最大,且夜间不再关闭,遮阳可通过铺设遮阳网,或在棚膜上喷布泥浆、墨汁或降温剂等,降低棚膜透光性,减弱棚内光照,从而起到降低棚温的目的。应注意的是,使用遮阳网时间不可过长,晴天不宜超过6个小时,阴天时要全部收起,以免影响光合作用。
此外,还可以采取喷水降温,中午前后棚室内温度高时在棚室内喷洒清水,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来吸收热量,以降低棚室内温度。
棚室内土壤覆盖秸秆
一般来说,冬季在落蔓时,要求将蔬菜下部的老叶疏除以提高地温。而在夏季,除去大雨天气,棚室几乎日夜通风,棚室内湿度较小,最好不要将下部老叶去除,以此遮挡强光照射,防止地温快速升高,避免夜间过多散出热量。
对于定植时间不长、植株尚未完全覆盖地面的棚室,建议在行间覆盖一层秸秆,延缓地面升温。合理浇水也是减少土壤储热的重要手段,保持土壤表层湿润,水分蒸发时就可吸收大量的热,可防止地温过快升高。
另外,在叶面喷施甲壳素或氨基酸、海藻酸等叶面肥,可在叶片表面形成保护膜,提高叶片的抗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