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薛小磊 通讯员 祝丹阳)夏风吹来,鹅黄色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深紫红色的花蕊半掩在硕大的花瓣中,煞是可爱。这就是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余集镇黄蜀葵产业基地的场景。
黄蜀葵的根、叶、花和种子都可用于制药,而且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可用于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酱等食品的制作中,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商城县余集镇党委通过实地考察论证,认为黄蜀葵适宜在本地种植,种植方法简单,易管理,且种植成本低,适合有劳动力而不能外出的农户种植。
2019年,余集镇以忠越合作社为龙头,带动群众发展种植黄蜀葵,2019年发展黄蜀葵种植1000亩,主要集中在何冲、迎水、刘湾、黄洼、文桥、曹集、杨棚、西湾、雷冲、皮冲、李湾等12个村。2020年投入资金400万元,打造仪学马岭黄蜀葵种植基地,以基地为示范带动全镇发展黄蜀葵种植,西杨湾村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建立种植基地150亩,李湾村支部集体种植250亩,响塘村支部自建丰产方50亩,文桥村支部委员余海洋流转土地50亩,带动本村群众种植黄蜀葵100余亩,通过支部和党员带动,2020年全镇发展种植5000余亩,特色产业规模化效应逐步凸显。
“种植成本低,需要的劳动力少,我一户就承包了60亩,家里六七十岁的老人早晨也能到田里采花。”文桥村的于海洋通过黄蜀葵种植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越来越多有富余劳动能力但不能外出的村民加入了黄蜀葵种植,轻松地在家门口为家庭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走在余集镇,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植着大片的黄蜀葵,余集镇将黄蜀葵种植作为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推广发展。黄蜀葵的种子由合作社免费为愿意种植的农户发放配送,并提供种植养护技术,村民们将种子领回后,自己种、自己采、自己卖。
当前,黄蜀葵每亩每季采花5000斤以上,每斤收购价在0.9元,每亩收入能达到4000-5000元。预计,2020年余集镇全镇24个村800人年均增收可达到4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