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行政许可申请人在农业农村部政务服务大厅种业窗口办理业务。
李克强总理指出:“‘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便民、高效、规范、廉洁”工作原则,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保障。今日本版聚焦农业农村系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路举措和典型经验,以飨读者。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的关键之举。农业农村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专门成立推进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领导小组,积极推动简政放权、公正监管、优化服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农业农村部政务服务大厅年均受理行政许可8万件左右,按时办结率始终保持在100%。部行政审批办公室先后8次被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打好这场改革攻坚战,必须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实需要,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更高期盼,适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更高标准,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贯彻党中央决策,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识改革、推进改革,破除部门利益,为市场松绑;二是坚持突出创新驱动,创新开展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创新服务方式,转变发展理念,优化许可事项设置和群众办事体验;三是坚持厘清审批界限,明确监管权责,实施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科学划分政府和市场边界;四是坚持“便民、高效、规范、廉洁”工作原则,秉承“用心承诺、用爱沟通”服务理念,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竞争环境。
深化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键是抓住“放”“管”“服”三个环节,处理好三者关系,用更好的“管”和更优的“服”保障更好地“放”,从而建立运作规范、阳光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
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本级行政许可事项由58项压减到33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由50项压减到10项,推动取消调整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许可事项21项,停止18家部属单位、社团、企业的中介服务,取消指定中介服务机构29家。在放权的同时强化许可下放取消的承接工作,及时废止、修订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相适应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全口径有针对性的综合培训以及分行业分领域的专题培训,并对许可取消下放后续监管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
以公正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完善监管制度和责任落实,推动法律法规规章制修订,按照“谁主管、谁监管,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从制度层面逐级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责任。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照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责清理“双随机”监督检查事项、法律依据、检查内容、检查对象,修订发布随机抽查监督检查事项清单,细化随机抽查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加强检查对象、检查人员名录库“两库”建设。健全重点领域信用奖惩制度,建立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归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近20万条并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会同29个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让失信者“一次失信,处处受限”。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通过开展专门督导、推广典型经验等举措,指导和督促各地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规范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办法》《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指导标准》,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农业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
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一是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制定并落实便民化15项具体措施;2019年以来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化审批服务,推动减少申请材料87项、优化减并审批环节7项,15项许可事项平均压减行政办理时间6个工作日、技术审查时间41个工作日;落实“减证便民”要求,取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25项。二是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组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调研,启动开展第三方评估,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建立完善审批服务监督员制度,聘请12位申请人和专家为农业农村部审批服务监督员;做好“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任务落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列清单、建台账,逐一跟踪落实到位。三是推行行政审批全程电子化,以“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核发及标签、说明书审批”为试点,推动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实现从提交申请、省级初审、大厅受理、技术支撑单位审查、司局审核到结果公开的全流程电子化审批。
推动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向深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牢固树立依法行政、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统筹协调的理念,以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和“钉钉子”精神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进一步精简许可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接市场所需、群众所盼,切实把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围绕社会关注度高的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种子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取消下放、优化整合。
进一步加强公正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简约高效、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业监管体系,形成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
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办事质量效率。坚持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不断深化“三减一优”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力除烦苛之弊,大兴便民之举。
进一步强化改革协同,确保上下联动衔接。及时开展针对具体事项办理规范、后续监管的业务培训,提前制定下放承接许可事项审批规范和取消事项后续监管落实方案。
进一步完善措施保障,巩固深化改革成果。及时总结提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熟经验,用制度加以规范,加快构建涵盖审批“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的标准体系。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