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蜜柚是对江西省吉安市栽种的桃溪蜜柚、金沙柚、金兰柚的统称,而金沙柚尤以吉水县白水垦殖场种植的“吉垦金沙柚”品质最佳。产业经历了艰难起步到万亩基地再到品牌化发展之路,如今成了大山里的“小康产业”,老百姓的“甜蜜事业”。
“无中生有”开启规模化种植
白水垦殖场地处井冈山脚下东面,种柚历史悠久,不过先前栽种的只是一种名叫“毛皮柑”的土柚,当地百姓在房前屋后零散种植,中秋节时供自家食用。后来,从金兰柚与沙田柚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中培育出的金沙柚,具有丰产稳产、抗寒性强等生长特点,以及汁多、味甜、果肉化口等品质特征。1992年冬,白水垦殖场大胆创新,举全场职工之力引进并规模种植了198亩金沙柚。
由于白水垦殖场首次规模种植金沙柚,缺乏病虫害的防治、树体修剪等方面技术,走了不少弯路。甚至有的承包户不知金沙柚树结果习性,修剪时把结果母枝剪去了,导致很多金沙柚树多年结果少,甚至不结果。祸不单行,1998年,规模种植的金沙柚终于结果了,但这年冬季天气寒冷,柚树枝干基本冻死。第二年春季,种植户只能将主干重新锯掉,让树枝重新发芽。这样,几年的心血全部白费,接连的挫折使得五六户种植户放弃管理,果园处于荒芜状态。
为了挽救金沙柚产业,垦殖场一方面重新调整了承包基数,在原来的承包基础上降低20%,并挤出资金帮助果农生产自救。另一方面,聘请省果树专家邓毓华教授为果树生产顾问,为果农常年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及时解决种植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经过三四年的调理,果树重新结了果。
“走出去”扩销量 增规模提产量
欧阳建生现任白水垦殖场场长,他出生在白水垦殖场,是一名垦二代,自1984年起一直在垦殖场工作,经历了金沙柚从引进种植到大规模推广的全过程,特别是在拓展金沙柚的销路和品牌打造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刚产出的金沙柚只在吉安本地销售,每斤5毛钱。由于销量不大,成交价格低,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再次受到伤害。如何提升销量和提高售价成了金沙柚的发展又一难题。
为了提升金沙柚的销量,时任场长助理的欧阳建生大胆提出金沙柚“走出去”战略。他带领垦殖场三分场场长吴建苟、种植大户王民根,背着两袋金沙柚到湖南、萍乡等地一带水果批发市场找销路。通过带去的金沙柚与湖南、萍乡一带水果批发市场其他柚类产品对比,金沙柚比其他柚子更好吃。批发商们吃了都赞不绝口,当即以每斤1.1元的价格收购白水垦殖场的全部金沙柚。从2005年白水金沙柚走向湖南、萍乡一带以来,每年的销量和价格都在提升,从此拉开了白水金沙柚省内省外畅销的序幕。
随着销售市场向外打开,2008年白水垦殖场开始扩大金沙柚种植面积。2009年8月12日,原省农业厅领导视察该场新建果园后高兴地称赞,技术措施非常到位,栽一年多的时间就长得这么好。2010—2017年之间,当地先后扩建生产基地5000多亩,带动周边村种植5000多亩,在白水地区金沙柚种植基地面积达万亩。
精耕细作推动金沙柚品牌化
品牌是农产品的形象,有好的农产品形象,才能更多被市场了解和接受。随着金沙柚产量和销量的增加,白水垦殖场又向着打造品牌化金沙柚的新征程迈进。
做好资源整合文章。2009年,白水垦殖场利用当地果业基础好的优势,将果农组织起来,成立了白水绿源果业合作社。同时,当年白水金沙柚被吉安市纳入统称的“井冈蜜柚”,列入重点富民产业重点推广。2016年,在吉水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吉水蜜柚协会。通过抱团,先后推出了“井冈蜜柚”和“吉香万里”两个柚子品牌。
做好品牌建设文章。通过在垦殖场全面推行统一整地标准、统一培植苗木、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包装、统一订单销售的“五统一”模式,积极推进白水金沙柚品质提升,形成了以白水垦殖场三分场为中心向外辐射半径为15公里的金沙柚最佳品质种植区。2017年11月,成功注册“吉垦金沙柚”商标。2018年3月,以白水为中心注册了“吉水蜜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外,2017-2019年连续三年参加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产品展示,为“吉垦金沙柚”走向全国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