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慧
12月10日,趁着农闲,新乡市联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良成带着财务人员核算今年的经营情况。
该合作社所在的延津县是我省强筋小麦主产区,全县100万亩麦播面积中,优质强筋小麦占一半;延津还是种子大县,四分之一的小麦是种子麦。
去年秋天,该合作社托管了3.3万亩土地,其中2.3万亩种植优质强筋小麦,1万亩为种子田。彭良成说:“老天帮忙,政策给力,合作社今年迎来了大丰收,小麦亩产1200斤至1300斤,秋花生也碰上了好行情。”
为种子企业订单繁育的种子麦,6月份就卖了;11月中旬,该合作社才开始出售商品粮。距夏收已经小半年,为啥这么久才出手?
“为了打时间差。小麦集中上市时卖不上价,现在市场价格有所上浮。”彭良成算了一笔账:小麦出售价1.27元/斤,从社员手里收购价1.22元/斤,差价5分钱,算上管理成本,不咋挣钱。不过,他话锋一转:“种子麦卖到了1.35元/斤,收益不错。”
今年小麦的产量高、品质好,但市场行情总体上不给力。然而,加入联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900多户社员背靠合作社这棵“大树”,丰产又丰收。
彭良成介绍,合作社与社员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到三个“真”:真入社、真服务、真受益。
真入社——农民入社必须缴纳股金,以提高社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该合作社为社员建立档案,记录托管期间社员的农资购买等情况,待年底分红时参考。
真服务——统一供种、统一生产、统一销售,还定期举办生产技术服务培训。
真受益——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更便宜的农资、更高的小麦收购价,还将争取到的种植补贴全部给社员。
“合作社为社员让利,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之路。”彭良成说,“冬小麦咋管理,明年种啥、咋种,我们都要好好盘算盘算。带着农民种好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我们合作社也要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