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正陆续进入返青期,三门峡市多措并举,打好春季麦田管理“组合拳”,预计小麦全部返青时苗情大幅提升,一二类苗占比有望达到90%左右,将进一步夯实夏粮稳产丰产基础。
一是发布管理意见。针对春季小麦生产形势,制定发布《2025年全市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立足“早”,突出“防”,落实“细”,分区域精准把控、分类型精准施策、分阶段压茬跟进,促弱苗早发增蘖,稳壮苗生长保蘖,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搭好小麦丰产架子。目前,全市开展中耕面积6.6万亩,追肥面积13.7万亩,化除面积3万亩。
二是开展农技服务。2个市级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县、乡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采取专家讲座、技术培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面对面、手把手地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群众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与困难,夯实夏粮生产基础。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服务130余人次。
三是实施早春镇压。指导各县(市、区)实施早春麦田镇压,按照“三不压两注意”的原则,即土壤过湿地不压,有霜冻麦田不压,已经拔节的麦田不压,注意掌握镇压力度,注意机械行走速度,确保镇压质量和效果,促进麦田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根土密接,增温保墒,控上促下,保麦苗稳健生长。
四是做好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在做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的基础上,抓好纹枯病、蚜虫、红蜘蛛、白粉病及各种草害的防治,提前摸清底数,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安排和准备,适时开展防治,确保取得实效。
五是加强监测会商。保持与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加强苗情、墒情、草情和病虫情监测,掌握发生动态,及早制定应变管理对策。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网络、广播电视、12316等渠道,及时发布技术措施,确保措施到户到田。目前已发布各类预警和防灾减灾信息600余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