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打药、查看药材长势……多雨的季节里,药材地里杂草疯长,焦虎镇陶相寺村村民高振平一刻也不得闲。近几年,凭着努力,他从一个普通农民转型为大家口中的药材种植“土专家”,也变得越来越忙。
10月6日,记者在振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看到,高振平和工人正忙着给地里的山药除草、喷洒叶面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俺家的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俺有土地流转费,农忙时还能挣一份工资,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和小孩,真是一举多得。”村民常新萍说。
“山药的产量每亩地四五千斤,价格每斤四元左右,今年比往年价格高,一亩地能收入两万元左右。”高振平说。
今年,合作社种植的铁棍山药面积有2.7公顷,还种植了1.5公顷紫菀,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获,都需要大量用工,目前,该合作社已经带动附近村民70余人就业。
高振平告诉记者,紫菀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菊科植物,药用价值在根与根茎,管理比较简单,收获之后晾干,有企业直接来收购,不用担心销路。他从2017年开始种植紫菀,亩产200公斤至250公斤,亩收入6000元至7000元。
如今,高振平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大户,土地流转面积也从最初的5.4公顷发展到现在的8公顷,从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多元化种植销售,合作社经营模式越来越成熟。“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农户跟着我种药材和山药,我免费指导技术、负责回收,努力带动身边更多人致富。”说起下一步的打算,高振平信心满满。 (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毅 慧 振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