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8年中哈合作治蝗工作计划,11月13-20日,由全国农技中心、全国畜牧总站、新疆自治区畜牧厅治蝗灭鼠指挥部办公室以及新疆阿勒泰地区和博州地区治蝗办等共7名专家组成工作组,分赴哈萨克斯坦与我国接壤的阿拉木图州和东哈萨克斯坦州边境地区,会同哈国工作组开展了2018年中哈边境哈国境内蝗虫联合调查工作。中方工作组实地调查了中哈边境地区蝗虫防控效果,参访了哈方农业监督委员会植保处和预测预报中心等蝗虫监测与防治机构,并与哈方专家举行了座谈,交流了蝗虫监测与防控技术,协商了明年在华召开第九次联合工作组会议有关事宜。
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哈边境哈国境内蝗虫发生程度呈下降态势,防控效果明显,2018年共发生蝗虫面积289.31万亩,防治面积131.79万亩,双方确认了对中方边境县市不会有蝗虫迁入的可能性。哈国工作组充分肯定中哈合作治蝗取得的良好成效,双方一致认为,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治蝗机制,对确保边境地区农牧业生产安全、促进边境地区农牧民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双方共同确定,中哈合作治蝗第九次联合工作组会议计划于2019年10-11月在我国深圳市召开,并共同邀请俄罗斯派观察员参加会议。
中哈治蝗合作始于2002年,双方基于睦邻和互利合作精神,本着在植物保护领域建立合作关系的愿望,针对蝗虫及其它病虫害对农作物和牧场带来的严重危害,为保障中哈两国农业收成免受损失,并为在植物保护领域里开展合作,达成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农业部关于防治蝗虫及其它农作物病虫害合作的协议》。互派工作组开展边境地区年度蝗虫联合调查是合作协议的一项机制性工作安排。此前7月10-17日,哈方工作组已来华完成我国境内中哈边境蝗虫联合调查工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