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国内
科右前旗:生态“高颜值”助推发展“高质量”
来源:农民日报 2021-01-14 作者:admin 点击量:

蜿蜒的归流河水,滚滚向前;魅力的札萨克图,生生不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从“生态立城”的振臂一呼,到科尔沁塔拉城中草原的探索先行;从“一核两轴、四区六园”,到“南扩北移西延中提升”的实践探索;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全域旅游发展,一幅绿色发展的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擦亮“绿色名片” 做好“宜居”文章


  科右前旗围绕兴安盟委“建设50万人口大乌兰浩特”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将生态保护全面融入城市发展中,坚持美丽县城、美丽乡镇、美丽乡村“三美”共建,突出“精品、精致、精细”意识,打造区域重要支点城市,聚焦擦亮城市新名片,高标准启动哈萨尔主题公园建设,加快科尔沁塔拉城中草原、省道北带状公园等盟旗共建项目,加快构建“城乡大格局”。深化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启动“五河七湖”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实施柳川河生态治理项目,探索形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实现城乡建设和生态保护相辅相成、城景互融。

  “村里各家各户房前屋后都挺干净的,我们也不能落后啊。”村民李德兰一边收拾着庭院,一边笑呵呵地说。走在科右前旗俄体镇双胜村,沃野千里田畴似锦,秀美乡村瓜果飘香,道路干净平坦,户均门前8棵树,院内3头牛,“垃圾不落地”“人人有事做”,这种景象比比皆是。科右前旗以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严控秸秆焚烧、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整治“脏、乱、差”现象,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为城乡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宜居交出了漂亮的绿色成绩单,城乡绿地越来越多,空气变得越来越清新,居民环境越来越优美,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爆棚”。

  科右前旗大手笔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成功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有机农产品示范旗”等荣誉称号,察尔森镇被评为全区首批特色小镇,远新村、察尔森嘎查入围国家森林乡村名单。一项项山清水秀、产兴业旺的成果令人欣喜。

  


拓展“绿色致富” 做好“增收”文章


  “一亩园能顶十亩田,我现在种的是第二茬雪里蕻、芥菜樱、小油菜、茼蒿和小白菜,不到一亩地的菜园子,每年都能收入8000到1万元。”巴日嘎斯台乡哈拉黑村村民张秀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如今,科右前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并将“庭院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精准扶贫产业来抓,通过开发闲置的窗前屋后空地,种植蔬菜、瓜果,养殖鸡、鸭、鹅等家禽,将不起眼的“小庭院”变成了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发展林果业不仅可以让村民增加收入,更可以美化环境,真是一举两得。”看着沙果挂满枝头,村民孙显富笑出了声。大石寨镇三星村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果树种植,林果产业取得了骄人成绩。全村有果树种植户180余户,果树栽植面积超6000亩,品种多样,基本形成了“果苗繁育+果树种植+果品销售”的产育销一条龙式的集群发展模式,逐步发展成为石寨镇林果产业龙头村、示范村,以林果产业的实际成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家有三头牛,生活不用愁。”在桃合木苏木依靠牛产业脱贫致富的群众已逐渐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如今,桃合木狠抓牛产业,从美国引进海福特牛冻精,对本地西门塔尔母牛进行人工冷配,培育出“桃合木牛”品种,共接“桃合木牛犊”135头,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进一步加深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加肉牛产业联盟的合作交流,就下一步培育“桃合木肉牛”品牌达成战略协议。今年3月,161万亩有机草原、6万头有机肉牛和12万只有机肉羊获得国家有机认证,有力提高了桃合木苏木草牧业产品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位。

  察尔森水稻观光园整合资金2000万元,全力推广绿色水稻、绿色水产“双水双绿”种植模式;科尔沁镇、居力很镇一体化打造城郊型现代农牧业园区,组建“果蔬联盟”,实现1小时鲜活农产品供应圈;额尔格图镇生猪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现代化生猪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巴日嘎斯台乡多种经营产业园区蓬勃发展;扎实推进“双百双千”“双百千亿”工程,以“两米两牛”为重点,加快培育“米、菜、油、糖,猪、药、牛、羊”八大主导产业。德康300万头生猪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实现50万头养殖规模,配套饲料加工厂正式投产。伊利集团有机高端乳制品智能示范项目6座1.2万头牧场建设任务现已全部开工,建设规模达到7.7万头,超额完成5000头,创造了乳业发展的“兴安速度”“前旗样板”。

  


守住“绿色底线” 做好“山水”文章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右前旗这片土地正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科右前旗围绕“绿色发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建设,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不动摇,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和禁牧制度,实施“河湖长制”“清四乱”“双五十工程”,完成造林13.4万亩,退牧退耕还草11万亩,水土保持治理10万亩、荒山治理62.6万亩,水土流失防御体系基本建立,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4.83%,森林覆盖率25.33%,空气优质天气不断增多,土壤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天蓝、水净、空气清新已成为科右前旗绿色发展新常态。

  聚焦“中国新兴草原旅游目的地”,提档升级乌兰毛都大草原旅游工程,连续三年承办“兴安盟那达慕”,成功举办中国草原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启动国家级草原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青山自然保护区、乌兰河自然保护区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科尔沁塔拉城中草原、满族屯国家湿地公园、省道北绿化生态领域建设修复生态、创造价值;归流河镇和察尔森镇一体化打造水稻种植休闲观光产业园区,“水稻观光园”核心景区引爆区域发展;桃合木苏木、满族屯乡和绿水种畜场一体化打造“现代草牧业+草原旅游园区”,草原畜牧业品牌日渐响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