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国内
南充嘉陵首批“黄金茧”喜获丰收
来源:农民日报 2020-06-15 作者:admin 点击量:

日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李渡镇迎来今年首批蚕茧的收购旺季,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收购的是金灿灿的“黄金茧”,产量和产值较普通茧都得到大幅提升。“今年第一批黄金茧预计产量可达12万公斤,可实现产值380多万元。”嘉陵区蚕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常勇介绍。

  近日,记者来到该镇石马滩村,只见蚕农们用背篓、箩筐将“黄金茧”陆续运往村上的集中收购点。“今天我卖了1800多元,家里还可以卖这么多。”石马滩村村民冯德属表示,养蚕有赚头儿,特别是“黄金茧”,实行每公斤最低32.5元的保底价收购,比普通蚕茧贵了10至12元。

  当天一大早,该村贫困户陈玉霞一家也忙着摘蚕茧、卖蚕茧,看着一个个惹人爱的“黄金茧”,一家人乐开了花儿。“我们家养了4张蚕种,今年可以收入200多公斤的蚕茧,一年四季下来,估计可以增收两万多元!”陈玉霞说。

  在收购点,已摊铺好的蚕茧密密麻麻,有序地摆放在房间四周。称秤、摊铺、摆放……负责收购蚕茧的李渡镇塘村坝蚕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从6月1日开始收购蚕茧,目前已收购了8万公斤,整个收购工作要持续半个月。”合作社负责人说。

  据介绍,李渡镇一直有栽桑养蚕的传统,当地政府将蚕桑作为支柱产业进行整村推进,形成了以“基地+市场+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推动了当地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和我们农业中心多次给村民培训养蚕技术,解决村民在养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到收购蚕茧时,我们统一设点,让老百姓方便卖茧。”李渡镇农业中心工作人员陈李梅说,有了规模化、标准化的蚕桑产业支持,该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也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为巩固脱贫成果,让百姓能够持续增收,嘉陵区除了对养蚕的贫困户每张蚕纸给予200元的补贴外,今年还对蚕桑产业进行了技术改良,引进了产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多的新蚕种。

  “今年受疫情和出口形势影响,蚕茧价格大幅下跌,我们就根据新形势新变化,通过区内龙头公司带动养殖彩色茧、‘黄金茧’。养殖‘黄金茧’,群众每张纸的收入比普通的白色蚕茧每张纸的收入要增加500至800元,以此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常勇表示。

  据了解,“黄金茧”比普通白色茧子茧形更大,蚕丝品质更好,抗菌能力更强,加之其天然的艳丽色彩,缫丝后不需要化学染色,生产的丝制品更加环保。目前,嘉陵在全区8个乡镇共发展蚕桑产业3万亩,其中在李渡、吉安、大通等地带动3750多户村民发展“黄金茧”3000张。下一步,嘉陵将在全区范围内推开“黄金茧”的养殖,形成独具特色的蚕桑产业风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