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国内
重庆酉阳:又闻稻花香 致富新希望
来源:重庆学习平台 2020-06-03 作者:admin 点击量:

滔滔酉水河穿流而过的酉酬镇,地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享有“天然氧吧”、“休闲之镇”的美誉。近年来,酉酬镇大力发展油茶、青花椒、水果等特色农产业,带动贫困户1074户4827人,走上了一条产业脱贫致富的道路,让“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八面山下的和平村,沿袭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重新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业,带来了致富新希望。 

  5月28日,记者走进和平村,探访了这片重新焕发生机的高山梯田的新型生产模式。  

  荒田重新焕发生机 

  和平村地处渝鄂湘三省市边界。巍巍八面山,高耸而立,群山环抱的八面山下,泉水潺潺,层层梯田直通山脚,绵延如带,十余名村民正拿着锄头、推着农机在稻田里劳作,忙得不亦乐乎,放眼望去,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的山水田园画卷。 

  “老乡,今天又在田里忙活呢!”酉酬镇党委书记彭蛟对着正在稻田里忙活的村民们说道。 

  “彭书记,你又上来了。我们的荒田都打理得差不多了,6月初就要开始插秧啰!”村民谢玉生一边忙着整理稻田一边乐呵呵地回应。
   谢玉生是和平村5组脱贫户,看着自家的田地又重新种上了水稻,激动的他,笑得合不拢嘴,“村里发展的扶贫产业又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多了,现在的干劲也越来越大。” 

  这里以前是和平的粮仓,稻米品质非常优良,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和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 

  然而,随着长期耕种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过度,导致土壤酸化,重金属超标,粮食不能作为商品出售,好商品不能变成钱,加上前几年,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田地逐渐变得荒芜。回顾和平村种植水稻的兴衰,彭蛟一脸惆怅。 

  和平村是酉酬镇下辖行政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74人。传统的稻产地不再种植水稻,村民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也无法得到利用,如何让八面山下的千亩荒田重新萌发生机,变成村民增收致富的宝地,成了酉酬镇党委书记彭蛟常常思考的问题。
  2019年初,酉酬镇党委、政府前后两次请来专家对和平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土壤进行了全面治理试验,并启动了90亩有机水稻试种。2019年秋天,和平村试种的有机水稻收获,经过权威机构检测,土壤治理试验检测合格,并且硒含量超过国家富硒稻谷的标准。土壤得到了治理,重新种植水稻的想法在彭姣心里萌发。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保障。这里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充足的阳光、成熟的水稻种植技术为发展优质有机稻提供了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我们通过对土地进行治理,引进市场主体,以‘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带动11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其中,长期在这里务工的贫困户就有32户。”彭蛟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