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 资料图
今年,陕西小麦种植面积1450万亩,小麦条锈病在陕西是30年来发生范围和程度最重的一年。针对条锈病发生严峻形势,陕西省高度重视,立足粮食生产安全,全面开展了小麦条锈病春防行动,全省条锈病发生面积1046.18万亩,防控面积达1850.7万亩次,关中粮食主产区防治均达到二次以上,防控力度及覆盖范围创造历年之最,有效控制了条锈病蔓延危害,全省小麦丰收已成定局。
行政推动有力。面对今年的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别做了批示,并深入实地查看条锈病发生防治情况,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推动防控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条锈病防控措施,全面组织开展小麦条锈病春防行动。各市、县政府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镇、村党政负责同志一线作战,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
资金保障有力。陕西充分落实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000万元和省级财政列支的2900万元,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控。市、县两级不等不靠,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应急防控和专业化防控,有力保障了防控工作开展。据统计,各市、县财政投入资金达4780多万元。
技术措施有力。及时制定技术方案,对条锈病零星发生区,开展打点保面;对早春普发区,开展压减基数,3月7~15日,集中开展应急防控30万亩。小麦中后期,针对条锈病发生实际和防控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结合“一喷三防”技术,科学指导开展以条锈病为主的全面防控工作。
宣传发动有力。各级丰富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通过微信群,特别是高频次出动宣传车,广范围发送技术明白纸,全面加强条锈病危害性和防控技术宣传,提高群众认知度,确保防控时效。
工作指导有力。省农业农村厅派出10个厅级干部带队的指导组,加强对条锈病防控工作的实地督促推进;安排16名高级技术人员,对11个重发县区进行驻县技术包抓,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动员指导群众及时防控。各级农业技术部门派出技术人员,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群众,有效推进防控工作开展。
专业化防控有力。各地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作用,提高了防控效率和效果。据统计,全省共有350多家专业化防控组织(公司),投入到了防控工作中,出动无人机、自走式防控器械3700多架(台)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680万亩(次),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5%以上,有效带动了群防群治。
目前,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防效达90%以上,小麦各类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预计挽回损失67.6万吨,其中,条锈病挽回损失43.9万吨,防控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