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带着孩子一起打理自己承包的农场
楼顶上开农场?还全是绿色环保的蔬菜、水果?没错,这个楼顶农场还真不小,有约500平方米,而且瓜果蔬菜种类也很多。
这不是农家菜园子或蔬菜大棚,而是石龙镇兴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城市里的阳台农业”项目场地。12月27日,记者来到这处藏身在城市楼顶上的农场,只见绿油水嫩的生菜、挺拔的葱、刚冒头的菜心苗,还有各种瓜果鲜花,一片生机盎然。
绿色环保无公害
记者了解到,近日,一场“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同心共建品质兴龙”兴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4周年庆典暨“城市里的阳台农业”项目启动仪式在该社区办公楼顶楼举行,并邀请了多名社区居民及幼儿园小朋友分享收获的喜悦。兴龙社区向支持社区非户籍儿童服务发展的广东嘉宏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协助社区建设友善驿站的黄家山幼儿园进行表彰,承包家庭及团体被授予“承包名牌”。
在约500平方米的天台,承包家庭很快就投入到种植中。她们有的松土,有的播种,有的寻求专家意见,希望能种出又靓又好吃的蔬菜瓜果。有居民表示,社区开放这样一个“开心农场”,不仅能让家人吃上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而且无形中还美化了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
27日下午,记者驱车赶到兴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该中心社工主任袁美芝的指引下,来到办公楼的楼顶。袁美芝介绍,楼顶的农场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主要是社区11户有意愿参与种植的家庭和邻里团体承包的种植区域“友善农场”,另一块为专家管理和跟踪的封闭式的蔬菜大棚。
目前承包区域种有生菜、菜心、菠菜、番茄等蔬菜,由专家指导选择优良种子,顺应时节播种、施肥、翻地,而肥料是由居民们家庭的茶叶、果皮等构成,整个种植过程达到绿色环保、无公害。
▲袁美芝查看蔬菜长势 记者 刘承志 摄
推动自然科普深入社区
兴龙社区负责人介绍,4年来,兴龙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营造”理念,以社区为载体,拓展多元社区资源,积极推动社会服务项目创新发展,打造出“友善社区”新型社区睦邻文化建设项目、“巾帼向日葵”社区残障妇女增收支持计划、“彩虹心桥”社区家庭心理健康促进计划等品牌项目,让社区居民享受更深入专业的社会服务。
2019年,兴龙社区利用社区地域资源,在中心楼顶搭建花园,兴龙社区以此为基础,联动社区资源,推动“城市里的阳台农业”兴龙社区自然科普推广计划。
袁美芝告诉记者,通过自然讲堂、自然乐园和友善农场三大活动,推动自然科普深入社区,带动居家种植,提升青少年儿童热爱自然的意识,推动社区自然建设,并以此为纽带强化友善社区居民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