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国内
“农光互补” 农户双增收
来源:农业科技报 2019-12-20 作者:admin 点击量:

初冬时节,走进安徽省砀山县玄庙镇吴寨村光伏扶贫及菊花种植基地,一排排高大的光伏发电板在太阳照耀下闪闪发亮。光伏发电板下面,种植着一行行菊花。只见20亩连片的菊花开得密密麻麻、满目金黄,丝丝叶香迎风飘散。 
  正值菊花采摘期,10多名农民工正忙碌着采摘朵朵盛开的菊花。吴寨村70岁的贫困户陈富华一遍采摘,一边说:“菊花的田间管理比较容易,平时我经常在这里干活,主要是喷药、除草、施肥、采摘等,一天收入70元或80元,每月收入2000元到3000元。我年纪大了,不想到外面去打工,这儿离我家近,干起活来也方便,在家门口就能挣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受益于扶贫好政策,贫困户陈继宣也一直在菊花种植基地劳动,他现已熟练掌握了菊花栽种技术,自有他的想法:“这个菊花的销售效益好、收入高,明年我想自己也种几亩。”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菊花生产效益,吴寨村还建立了菊花烘干加工厂,生产菊花茶,将采摘后的鲜花经过烘烤制成菊花茶原料,从而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从事田间管理、烘烤加工和包装搬运等工作,再通过当地扶贫驿站将菊花茶产品销往市场,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朵朵菊花成为吴寨村产业扶贫的“致富花”。该村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的模式,充分利用光伏板下的闲置土地,在保证光伏电站发电的同时,发展菊花特色产业种植,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持续“双增收”。 
  据吴寨村党总支书记孔祥林介绍,为增强土地的使用率和土地价值,基地以太阳能发电为主导产业,同时实施了菊花种植产业。这种“棚上发电、棚下种植”的“农光互补”立体生产模式,将光伏发电和高效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集约化产业基地。这种发展模式得到广大干群的认可,下一步,将在玄庙镇全镇推广,在8个贫困村的光伏电站下发展“立体农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