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省内
艾草青青 乡野“生金”
来源: 2025-06-20 作者: 点击量: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尹小剑 李振阳 通讯员 罗玉兰

眼下,商城县李集乡的千亩艾草长势旺盛,已进入收割期。

“艾草一年收三茬,现在是第一茬收割,今年的艾草长势比去年好得多,头茬每亩大概能收2000斤鲜艾草。”6月16日,在李集乡千亩艾草种植基地收割现场,负责艾草管护的农户孙少塘向记者介绍,该艾草基地位于李集乡余围孜、王岗、何楼三村交界处,占地2300余亩,由当地加工企业采用集约化、机械化管理。

2023年,商城县大力推广艾草、野菊花等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李集乡积极响应,鼓励群众以艾草种植为突破口,在学习借鉴周边乡镇艾草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当地有实力的合作社、种植大户,成功打造了集中连片的艾草种植示范基地,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每年可带动周边村组的60余户农户务工增收。

2024年,李集乡党委、乡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招引外出成功人士孙荣峰返乡创业,成立了商城县东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何楼村闲置小学,建设艾制品加工厂、艾草精油提炼加工厂。

“我们的厂房已经建成,正在安装生产机器,目前先进行艾条等艾制产品的生产,后续逐步上线精油加工生产线。”孙荣峰介绍,企业年加工艾草可达5000吨,通过深加工,每吨艾草的价值能从千元提升到万元以上,还收购周边种植户的艾草,带动农户增收。

为了推动艾草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李集乡成功争取到水肥一体化灌溉项目,铺设水肥浇灌管网,建立自动化控制终端,利用艾草基地附近瑞丰养猪场处理后的中水,为艾草基地、油茶基地以及部分农田进行灌溉施肥,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资源内循环。目前,艾草示范基地已完成5000米管网铺设,后续建设也即将完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上一篇:秸秆变形记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