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李萌萌)4月22日,浚县屯子镇屯子村500亩连片麦田里,种粮大户刘连顺轻点手机屏幕,智能水肥一体机随即启动,水流通过密布的滴灌管网精准送达小麦根部。
“以前最愁浇地,500亩地得带着七八个工人连轴转,现在一部手机一个人全搞定,省人省时省力。”站在长势喜人的麦田边,刘连顺展示了手机端的智能控制系统。
“屯子镇是山岗薄地,滴灌技术方便,且利用率特别高,破解了‘望天收’的困局。”刘连顺告诉记者,他种了13年地,今年他积极响应政策,通过铺设地下滴灌管网,让水肥精准直达作物根部,较传统漫灌方式节水30%左右,肥料利用率提升20%,预计每亩增产15%左右。
作为豫北粮食生产核心区,浚县今年在火龙岗等贫瘠区域创新推广小麦滴灌技术,这项集成物联网、智能控制、水肥耦合的创新技术,正悄然改变传统农耕模式。
“就像给每株小麦配备了‘营养师’,什么时候‘喝水’、‘喝多少水’,都有科学方案。”浚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董文全介绍,推广农田滴灌技术是科技赋能农业,实现节水增效的重要举措,浚县农业农村局将全力推进滴灌技术的普及,加强政策扶持与技术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用水、精准灌溉,切实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