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李燕 见习记者 陈炫羽 通讯员 马丽 王秀娟)眼下正是荠菜采收的黄金时节。3月11日,记者踏入睢县董店街道刘楼村的荠菜田,只见不少村民分散在田间,忙着收割、分拣、捆绑,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随着健康养生理念深入人心,荠菜这一纯天然、无污染的野菜,愈发受到人们青睐。董店街道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在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巧妙利用作物生长周期之间的空闲时段,大力推广荠菜规模化种植,为农民开辟一条新的增收渠道,使得原本不起眼的荠菜,摇身一变成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种植户薛慧敏便是荠菜种植的受益者。她种植的200亩荠菜今年迎来了大丰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荠菜行情特别好,亩产四五千斤,收购价达到两块四一斤,是近年来最高的。今天我请了150多名工人来帮忙采收。”
在荠菜田里忙碌的55岁村民祝春梅,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我平时闲着没事,饭后就来地里割荠菜,每割一斤能赚五毛钱,一天下来能割300多斤,挣个生活费绰绰有余。”
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刘楼村党支部书记刘孝俊表示,村里将继续加大对荠菜产业的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整合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推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