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省内
水润田畴增动能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5-01-17 作者:admin 点击量:

□本报记者 宋广军 通讯员 王利辉

1月14日,看着农田里长势喜人的小麦,禹州市花石镇白北村村民王晓伟脸上洋溢着笑容:“庄稼有了水,丰收就有了保障。去年秋粮收成不错。今年许昌市、禹州市的农技专家又来把脉问诊,帮我们开展麦椒套种,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保障粮食安全,水利是命脉,灌区是关键。20世纪50年代初,为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属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横跨禹州和登封两地的白沙水库成为河南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总库容2.9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工业供水、旅游开发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白沙水库经过除险加固,大坝、输水洞、溢洪道已达到百年一遇、两千年校核的部颁标准。”白沙水库运行中心负责人介绍,依托白沙水库水源,白沙灌区共修建4条干渠、7条支渠,自开灌以来,共计引水逾30亿立方米,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灌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天,在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万庄村的农田里,4台2米多高,带有绞盘、轮胎的卷盘式喷灌机正在田间作业。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袁建生认真查看小麦苗情长势,并指导农户强化越冬期小麦田间管理。

“俗话说,小麦不冬灌,产量少一半。冬灌有很多好处,既可以稳定地温,防止冻害发生,又可以消灭部分越冬害虫,还可以预防春旱。”袁建生说,“有了科技的加持,灌区用水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确保让小麦喝足越冬水。”

多年来,白沙水库防洪抗旱的作用日益彰显。2024年“三夏”期间,持续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抗击旱情的关键时刻,白沙水库及时开闸放水,为抗旱抢种、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陈曹乡子荣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万子荣说,“去年合作社经营了2200亩土地,得益于为灌区农田输送的解渴水,即使遭遇旱情,玉米亩产仍然保持500公斤的稳定产量。”

如今,通过技术升级,白沙水库引入智能巡查系统,无人机定时起飞,按照固定的线路对水库大坝及上下游展开巡查、对大坝重点区域定点拍照,所有影像自动录入系统,帮助实现水库风险精准管控。通过精细管理,白沙灌区全面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灌区管理职能正在从水旱灾害防御优先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转变。

接下来,白沙灌区将加快建设科学高效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保障灌区安全运行、可持续发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