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1日,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走进延津县石婆固镇胡村千亩花生示范方,一望无际的花生田里满是翠绿,其中一处围着些许人,拉尺子、拔植株、摘花生,现场进行测产。“比对照组增产18.73%。”测产专家组宣布结果时,众人似乎并不意外。
当天,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该地联合举办麦套花生提质固氮耦合绿色增产关键技术百亩连片示范田测产与现场观摩会。
“对比太明显了,肯定增产。”延津县成根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成根拿着两株花生进行对比,“使用ARC菌剂的这株根瘤多,果白、果大、果多,种植过程中病虫害也少。”
实际上,在“花生种植界”一直有两个难题:一是易受黄曲霉素这个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污染,二是自然条件下结瘤固氮效率低,难以满足绿色高效生产需求。这次测产观摩对于“花生人”来说,可喜可庆。因为,两个难题已经被“一箭双雕”。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团队,首次提出黄曲霉毒素土壤源头阻控与结瘤固氮耦合的科学设想,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明了ARC微生物剂,实现“黄曲霉素控制(A)+诱导结瘤固氮(R)”耦合同步实现(C)。
ARC微生物菌剂成为“花生提质固氮耦合绿色增产关键技术”中的“法宝”。该技术2023年入选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2024年被遴选为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并入选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连续五年在全国花生主产区示范应用。今年,该技术在延津县进行应用与推广。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花生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耦合技术示范与产业化推广专项任务负责人、油料作物研究所党委委员张良晓研究员介绍,ARC耦合技术具有“两固”(固氮、固碳)、“三增”(增产、增效、增安全)的特点和“五减”(减毒、减损、减肥、减本、减碳)的巨大应用潜力。
“我们非常期待这项技术能够在中原地区推广应用到更多地方。”张良晓说,要发挥科技创新对提升花生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支撑作用,推动花生产业生态低碳绿色高效发展,助力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刘亚鑫 王思琪 徐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