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省内
希望,正在中原大地酝酿,这些勤奋人育种正忙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1-01-05 作者:admin 点击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英华 曾鸣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明年要抓好的8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解决种子问题。

  


  一粒种子,有那么重要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我们初窥端倪。

  2020年12月31日,寒风凛冽。走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4150亩的建设工地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工程车来回穿梭,350亩科研中心已经拔地而起。

  在花生、小麦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仍在忙碌的农业科学家们金句频出。

  “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河南省农科院院长、“花生院士”张新友说,“种子是粮食的芯片。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从种业大省走向种业强省,一直以来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花生育种实验室,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专心致志地在进行花生新品种的基因筛选。“通过设备、加以特定的‘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判断出花生种子是否具有优良的‘血统’,这也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育种效率。”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郑峥说。



  河南是我国花生生产第一大省,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26%,总产量占33%。但是,长期以来,我省花生产业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业链短和竞争力弱等问题。针对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省农科院花生育种团队通过引进、改良种质资源,研究新的高效育种方法,提高高油酸花生品种育种效率,创制出优质高油酸新种质100余份,育成高油酸花生品种9个,使我省花生高油酸育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小麦研究所,实验桌上堆满了几十种不同小麦品种磨成的面粉样品。周正富博士详细向记者介绍了优质小麦是如何在实验室里诞生的。“以前,我们研究小麦种子注重产量的提高,希望亩产越高越好。现在则更看重品质,致力于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让老百姓不但能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他一边轻轻地揉捻着手中的麦粒,一边说道。

  严冬中,实验室里的灯光彻夜长明。这一粒种子,在中原大地的沃土里,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