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省内
商水 坚持藏粮于技确保增产增收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0-12-25 作者:admin 点击量:

12月23日,商水县张庄乡南岭村种粮大户邱守先惬意地坐在温暖的屋内,掏出手机,熟练地点开“视频监控”说:“你看,今年的小麦长势喜人,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从屏幕里看去,只见一行行青青的麦苗整齐排列,镜头拉近,一株株麦苗正沐浴在冬日的阳光里。“有了这个‘千里眼’,不出家门便知庄稼事。”邱守先乐呵呵地说。

邱守先所说的“千里眼”,是商水县高标准农田内装备的应用物联网可视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农田内农事活动进行信息采集上传。

去年,商水县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目前已经覆盖到张庄、巴村两个乡镇8个行政村。示范区内,不仅进行了修路、挖渠、建桥、植树、打井,还配套了水电双计量、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自动化灌溉等“硬核”科技,实现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先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融合。

今年麦播期间,商水县高标准农田内首次引进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技术,播种机能够进行智能化田间作业,节行误差小于两厘米,并可提高百分之五的土地利用率。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刘天华说:“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效率就是高,农民种地真是越来越轻松了。”

从传统的“铲锄镰犁”到农业的“智能机械化”,科技这根“金扁担”正逐步让商水农民越挑越稳、越挑越好。“高标准农田内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种田还不太费劲。明年,我准备多流转一些土地。”90后“新农人”刘记森信心十足。

“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中,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三产融合,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才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商水县委书记孔阳深有感触地说。今年,商水县高标准农田内的粮食作物亩产提高230斤,全年累计增产2.2亿斤,带动农民增收2.3亿元,户均增收850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