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省内
红薯粉条拉长“致富链”
来源:河南日报 2020-12-17 作者:admin 点击量:

本报讯(记者张建新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冰珂通讯员乔新强)12月13日,鲁山县辛集乡荆疙垱村,脱贫户邢瑞的家里正在制作红薯粉。在她家的平房顶上,原本黄褐色的红薯粉水沉淀晾干后成了一个个银白色的大疙瘩,再次加工后,就成了纯红薯粉条。

张金行也是该村手工制作红薯粉条的老手艺人。据他介绍,该村位于山坡丘陵,很久以前便开始种红薯,由于红薯产量高,除了平时吃的,剩余的红薯就会被卖掉,或者被加工成红薯粉条。

随着该村纯红薯粉条知名度不断增高,本村所产的红薯逐渐不够用,一些制作粉条大户开始到邻近的县市购买红薯。“现在我们村一个冬天需要350万斤红薯,大部分都是从外地拉回来的。”该村党支部书记付艳超说。

“10斤红薯出1斤粉条,每斤粉条不低于10元。一个冬天能出粉条35万斤,产值在350万元左右。由于已经打出了名声,村民们做的纯红薯粉条不用出村就被客户买走了。”付艳超说,现在荆疙垱村被称为“纯红薯粉条专业村”。

据介绍,纯红薯粉条制作对粉芡的浓度、大锅的水温要求很高,而在该村,50岁以上的人大都掌握做粉条的技术。每逢过年,该村都有50多人被其他乡镇的粉条加工大户请去当技术员,一个冬天下来每人还能收入1万元左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