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县稻虾共作养殖户在捕捞小龙虾。蔡丽摄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近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要强化总攻责任、形成总攻态势,重点做好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消费扶贫、兜底保障等工作,一鼓作气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今日起,本报推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我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和拼搏奋斗的精神状态。
本报讯(记者尹小剑通讯员翁应峰)“我们将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突出特色,创新机制,以‘多彩田园’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扶贫。”8月25日,谈及脱贫之策,信阳市副市长胡亚才说。
近年来,信阳市以“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探索建立“特色产业+园区+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电商产业+技能培训+贫困户”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建成示范基地1948个,累计带动贫困户9.4万户、带动贫困人口30.2万人、带动贫困村860个,覆盖率93.5%。
“茶旅融合”闯出脱贫新路
一垄垄茶树铺满山头,青翠欲滴。“真美!”从郑州来浉河港旅游的郝女士被眼前的美景迷醉了。赏完美景,郝女士一行人来到附近一农家餐馆,品尝地道的信阳菜。
餐馆老板说:“今天星期六,游客较多,净收入有1000多元!”
近年来,信阳市全力做好茶文章,稳定种植面积,拉长产业链条,打造产品品牌,推进“茶旅游融合”发展。
目前,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68.86亿元,全市茶园面积达213.8万亩,产值122亿元,带贫企业和合作社300多家,带动3.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约10万人脱贫。浉河区采取茶园入股、订单回收、务工就业、发展茶文化旅游等方式,直接带动1.1万贫困人口脱贫。
油茶成“脱贫致富树”
刚下过小雨,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内满眼翠绿。
一大早,75岁的村民陈文珍就扛着锄头,来到茶园给茶树除草。陈文珍在这里已经干了十多年了,老伴在油茶园巡山、监工,每年老两口有3万多元收入。现在老两口不仅脱了贫,孩子还在县城买了房和车。“油茶树就是我家的致富树!”陈文珍笑着说。
信阳市创新“林权变股权、补助资金作股金、林农当股东、保底分红、利益共享”运行机制,发展油茶面积89.55万亩,油茶加工企业20多家,带动贫困人口3.7万人。
“稻渔共作”开拓脱贫新思路
稻穗微微泛黄,潢川县踅孜镇八里村文尧水产养殖基地,工人正将一网网小龙虾从水稻下面的水田里打捞上来,装车运走售卖。
“我们将传统的稻田进行改造,在四周挖沟,然后在沟中注水,再将虾苗放入沟中养殖。”该基地负责人卢勇说,稻虾种养结合的模式亩产龙虾150公斤、水稻400公斤,每亩纯收益3000元以上。
信阳市打造“一地两用、一水双收”生态种养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02万亩,亩均增收2000元左右,参与稻渔种养贫困户1.3万户,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类经营组织1304个,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4个、省级17个。
电商扶贫有新招
“特纤饼干,营养又健康……”在淮滨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展示区,沐鑫实业有限公司主播艾琳正在进行抖音直播带货。
被誉为网红县长的邱学明,更是把光山县的特色农产品打造成“光山十宝”,通过抖音直播带货及其他电商平台推向全国。
据了解,信阳全市电商服务站点实现贫困村全覆盖,与“阿里村淘”“天猫优品”“菜鸟物流”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培育了“易采光山”“固始云”等一批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造了“光山十宝”“新县味”“稻虾米”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信阳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六大行动’‘四项服务’的基础上,突出信阳市农业产业‘名、优、特、精、尖’优势特点,持续擦亮信阳‘多彩田园’金字招牌。”信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丁立平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抓好产业扶贫工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