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省内
既“接地气”又“有人气” 烟叶结构优化的卢氏密码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0-07-31 作者:admin 点击量:

□叶新波

7月下旬的一天午后,卢氏县范里镇范里村垃圾填埋场内一片繁忙景象,来自王窑村的烟农赵江涛正从三轮车上往下卸打掉的不适用废弃烟叶,不大一会儿,垃圾填埋场内的废弃烟叶便堆积得如小山一样高。

“俺这是从13亩烟田里打掉的不适用烟叶,有1000余公斤。今年,烟草公司给出的不适用烟叶处理政策比较优惠,俺们坚决拥护!”赵江涛愉快地说。

在场的范里烟叶工作站站长王留性介绍说,他们站今年合同种烟面积为8780亩,每亩地按200公斤不适用鲜烟叶计算,今年单是采收前打掉的不适用下部鲜烟叶就有170万公斤之多。

今年像赵江涛这样有处理不适用鲜烟认知并付诸实施的烟农,在卢氏县烟区不在少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喜人局面,源于卢氏烟区广大烟农的广泛认知和烟草部门的大力宣传推介。

为了提升烟区市场信誉,进而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今年以来,卢氏县烟草部门按照上级提出的烟叶“一优两转”发展方略,大力优化烟叶结构。所谓的“一优”就是把没有市场需求的下部不适用烟叶,在田间通过清扫底脚叶给优化处理掉。所谓的“两转”就是通过生产措施,实现由柠色烟向橘色烟转变,上部叶向上等烟转变,最终使烟叶结构实现“76、75”(即上等烟总量占到全部烟叶的76%比例,中部上等烟总量占到上等烟的75%比例)目标。

发展共识达成和发展目标确立后,卢氏县烟草部门出动宣传车,印发明白纸,举办宣讲会,大力开展宣传造势和宣传引导,得到了辖区干群的普遍理解和大力支持。为使市场不需要的下部烟叶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得到彻底优化,卢氏县烟草部门宣传引导和行政干预措施一起上,县辖21个烟叶收购站点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纷纷采取既接地气又使烟农乐于接受的“四挂钩”优化措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与核定的清除不适用鲜烟叶数量挂钩。该县烟草部门按照清除下部5至6片不适用烟叶标准,分区域核定每亩清除不适用烟叶的产量,分站点下达给烟农,及时拍照验收,登记造册,为下步算账做准备。

与烟农清除不适用烟叶的专项补贴挂钩。该县烟草部门统一核定清除不适用烟叶亩补贴标准,分两次对清除不适用烟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依据实际完成任务比例进行奖惩兑现,分次兑现补贴,不完成不兑现,注重过程控制,以此调动烟农积极性。

与烟农星级评定挂钩。该县烟草部门将清除不适用烟叶工作列入烟农年度星级评定范畴,占据一定分值,确定烟农星级,通过不同星级兑现奖惩激励机制,调动烟农优化烟叶结构的工作积极性。

与烟农交售烟叶的结构挂钩。该县烟草部门依据“76、75”烟叶优化结构目标设定对应分值,根据每户烟农实际交售烟叶结构情况,确定烟农星级评定级差,依据烟农星级兑现奖惩。

“四挂钩”措施考核结束后,烟站点将烟农清除下部不适用烟叶奖惩兑现情况统一张榜公布,在核对烟农优化结构面积达到标准面积前提下,及时给烟农予以奖惩兑现或降档晋级。

由于政策制定科学合理,加上宣传引导到位,目前,卢氏县烟草部门清除下部不适用烟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一大批优化掉的不适用烟叶得到集中无害化处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