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省内
宜阳县朱家沟村 扶贫番茄红群众笑容甜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0-04-15 作者:admin 点击量:

£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张珂

近日,宜阳县韩城镇朱家沟村蔬菜大棚内的西红柿到了采收季,鲜嫩饱满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大棚内外人头攒动,菜农们有人忙着采摘,有人负责筛选,有人专门装箱,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朱家沟村蔬菜大棚是2018年由驻洛某部队和利用地方扶贫资金共同援建的帮扶项目,总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温室蔬菜大棚8座。说起村里的温室大棚,大伙儿都喜欢用一个字夸它:大。每个温室大棚跨度均在200余米,目前每日温差可达40摄氏度,是国内跨度最长、温差最大的温室大棚。农户一年四季均可在棚内种植西红柿、黄瓜、芹菜、辣椒等反季节蔬菜,这30余亩蔬菜大棚,不仅是全村菜农的“聚宝盆”,还带动贫困群众45人通过承包大棚发展蔬菜种植、到棚内务工等方式顺利脱贫。 

扶贫番茄是怎么“红”起来的?第一书记程玉国坦言,他刚驻村的时候,看着村里一片空白的产业现状,焦心不已。上山,下沟,这儿转转那儿看看,村里空气新鲜有小河,土质不错人肯干,最终,他领着村干部给朱家沟量身定制了“扶贫套餐”,“第一道菜”就是发展大棚蔬菜。

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朱家沟村把村里最肥沃最向阳的好地流转出来,在对口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下,带领贫困群众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蔬菜种植,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种植户朱向阳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这几年辛勤摸索,他已经成了村民口中的能人老朱。他家蔬菜大棚春节前换茬种植西红柿两亩多,目前开始进入采收期,最多时可日采收西红柿近千斤,将一直持续到六月中旬。采收的西红柿经过筛选打包后,由经销商集中包销洛阳超市,按批发价每公斤5元来算,预计今年两茬西红柿能让老朱家净赚十多万元。

“朱家沟的西红柿有机种植、科学管护,无公害,酸甜可口,有人说这是‘砂糖番茄’,还获得地域性绿标,市民非常喜欢。”带着冷链车来集中收购的超市采购商赞不绝口。

扶贫棚结出丰收果。今年,朱家沟村西红柿总产量预计可达近百万斤,收入超200万元。第一书记程玉国倍感骄傲:“以前农民想致富,苦于没技术、没思路,现在我们请专家、联系经销商,不遗余力让群众开眼界、扩思路、长见识,群众只管种出让消费者放心满意的绿色食品,别的啥都不用操心。”

西红柿采收当天,省农科院专家组也受邀赶来蔬菜大棚内现场指导。专家、部队官兵、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汇聚一堂,在大棚外就开起了一场热乎乎的现场会,共同商讨朱家沟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蓝图。村民在蔬菜大棚里采摘、分拣、称重、装车,红彤彤的西红柿像一个个“红灯笼”,照亮了朱家沟村民一天比一天红火的日子,也照亮了这个曾经隐没山区贫困闭塞小村庄的脱贫致富之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