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刚鑫雨)“每株之间要留足距离,注意不要伤到根部。”3月25日,在汝州市寄料镇磨石村杭白菊种植基地,几名村民正挥动锄头分株植苗,技术人员现场悉心指导,身后远远铺开的杭白菊枝嫩叶绿,在春风中摇曳。
今年60岁的贫困户姚娇是当天务工人群中的一员。“除草、栽种、采花这些活我都能干,也不累,一年下来能挣几千块钱哩。”提起这些花儿,她的眼神中满是掩藏不住的期待。
位于寄料镇东南大山深处的磨石村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薄弱,难以找到好的脱贫致富项目。因为村里零散坡地多,该市教体局驻村工作队入村后,一直想寻找一个能致富、可持续的农业特色项目,把大片荒土地的潜力发挥出来。
2019年年初,工作队经过多方考察,最终敲定引入易种植、见效快的杭白菊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帮助村“两委”采取“集体+农户”模式流转土地55亩种植杭白菊。村里与嵩县一家农业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农户参与管理,菊花售出后分红。去年9月份杭白菊进入盛花期后,工作队队员又变身“售货员”,利用微信平台、美篇、上门推销等方式为杭白菊打开销路,并根据市场销售情况,聘请专业人员烘干制作杭白菊花茶,提高产品附加值。
“去年我们的杭白菊销售额有三万多元,群众见到收益后种植热情很高,今年村里计划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完善加工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刘晓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