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是商丘市农业基层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的关键环节。2014年以来,商丘先后建成了94个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并投入运行。如何发挥区域站作用,提高三农服务水平,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抓工作落实的重要内容。入春以来,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发挥区域站作用,组织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科技服务,助力春耕生产,促进了我市春季农业生产平稳健康有序开展,真正做到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不误。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
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最吃劲时期,也是搞好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为使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商丘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区域站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省、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专门召开局党组会议讨论研究区域站工作,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加强区域站运行管理,为区域站农技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疫情防控消毒药具,保障其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真正发挥作用。局党组书记孟伟多次过问,并亲临一线检查指导。分管领导王建设带领科教科工作人员到县区检查、督促、指导。二是明确工作要求。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制定下发了《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发挥乡镇(区域)农技站作用 搞好春季农业生产服务的通知》,要求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发挥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作用,全面落实落细各项春季农业生产措施,确保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两场硬仗,确保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三是强化责任担当。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好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度、农技推广人员考评制度、农技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区域站农技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在搞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认真开展好技术指导和建设服务工作。全市94个区域站471名农技人员全部在岗在位,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和生产服务。
二、创新方式方法,开展技术服务
针对疫情防疫期间不宜组织大批群众开展服务的特殊情况,各区域站农技人员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服务方式,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一是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各区域站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群众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开展春耕生产。二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开展技术服务。各区域站与联系对接的农业经营主体主动联系,利用短信微信这种最方便、最直观的方式,科普农业技术,诊断小麦苗情、病虫情,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难题。三是开展线上技术培训服务。我们把农业农村部、省厅发布的麦田管理、春耕备耕、果树栽培管理新技术、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管理技术等视频专题讲座以及我们农技人员制作的农业技术短视频在群里分享,通过网络直播技术,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在广播电视台举办农业技术讲座,提高了培训效果。永城市薛湖区域站站长戴思远通过微信直播技术,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共开展微信直播技术培训6次,在永城电视台农民之友栏目开展农业技术讲座4期,扩大了宣传效果。宁陵县华堡区域站长徐智卫农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有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今年疫情,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农技推广活动。线上推广方式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建立微信群、开办抖音直播、发手机短信等方式为主,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进行农业信息发布,并将中国农技推广APP在农民中间进行推广使用。他利用微信、钉钉、QQ、手机短信等发送信息量达到100余条;线下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利用村中广播喇叭进行讲解宣传,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广播出去,号召农民以加微信或者打电话的方式进行咨询,效果良好。入春以来,我市基层区域站农技人员深入乡村,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农民9527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3571份,通过微信或短信发布技术信息5156条、电话解决问题1874次,深受群众欢迎。
三、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区域站农技人员在做好传统技术服务的同时,主动作为,为辖区内群众开展全方位服务:一是抓好春季麦田管理,落实好等管理措施。民权县王桥区域站长李宏面对防控疫情、农业生产并重的关键时期,为减少农民群众感染疫情的风险,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联系吴强家庭农场利用无人机为北关镇民富合作社及周边农户喷洒小麦除草剂1000亩;二是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落实好春季蔬菜生产计划。睢阳区闫集区域站站长童金晖带领农技人员深入到抗疫保春耕供第一线,开展瓜果种植、蔬菜产销和食品加工企业调研,引导群众发展蔬菜生产,同时,联系育苗基地与农民成功对接,新发展西瓜 、辣椒、番茄的200 余亩。三是抓好产销对接,帮助农民把因疫情积压的农产品卖出去。梁园区刘口区域站工作人员深入所辖的双八镇和刘口镇了解农民种植和销售情况。调查发现有326个大棚草莓、107个番茄、黄瓜、芹菜大棚蔬菜销售受阻;红薯种植大户荣令军有7万斤红薯因道路封闭几乎零销售,刘口镇万丰林苹果种植合作社还有近4万斤的优质红富士苹果滞销。区域站人员各显其能,通过微信帮助种植户在市内小区销售、在益农信息社平台发布销售信息、联系超市和农贸市场对接农户,帮助农户办理疫情期间的农产品绿色通行证等有效手段,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忙活,两个乡镇的滞销果蔬销售完毕,既帮助了农民解决了销售渠道,又解决了市民购买果蔬困难问题,成为农户和市场的“牵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