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村信息港欢迎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三农要闻>省内
【疫情防控】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 “五抓“促”五保”
来源: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 2020-02-24 作者:伍东远 点击量:

   2020年新春前夕,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举国震动,全民参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全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一班人,勇于担当、知难而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手抓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农业企业复工和春耕生产,确保了农产品有效供给,使“三农”真正成为经济社会的“压舱石”、“稳定器”。

  ------抓农村疫情防控,确保疫情不向农村蔓延。大年初七,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就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明确任务、压实责任。针对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薄弱、防疫意识不足、农民工大批返乡可能增加疫情发生风险的问题,党组书记、局长何耀武亲自带领6个分管领导分包8个县(市、区),入乡进村,到基层组织、乡(镇)农技站、益农社等,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控。配合有关部门停办了庙会、集市等公众活动,使村民少串门、少走动,避免了农村人群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增强农民群众健康意识、防病意识,提高了防病能力。积极开展防控信息通报和科普知识宣传,有效阻断疫情向农村的蔓延。大灾面前总有大爱,大爱面前“三农”从不落后,向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捐赠防护服 2000 套,N95防护口罩 300 只;组织15吨苹果和10吨梨驰援重灾区;组织缴纳“特殊党费”13500元、收集农业龙头企业捐款167.1万元、物资货值43万元;出动志愿者260人次对2个“三无小区”轮流值班,受到社区群众的称赞。

  ------抓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菜篮子”充足。组织人员深入蔬菜大棚、生产基地、种养大户,了解生产情况、分析问题,解决困难。在防疫期间, 就如何打通“菜篮子”供应的“堵点”问题,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从实际出发,协助电商企业与蔬菜种植基地对接,与市区物业公司、住宅小区对接,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消费难的问题。组织农超对接,确保市场供应充足,稳定了农产品价格。2月15日上午,社区电商配送活动在滨河湾小区正式启动,当日,山果演义电商企业为滨河湾小区成功配送了1300 份新鲜蔬菜。短短几天,山果演义电商企业已与中隆物业、合鑫物业、明珠物业等6 家物业公司合作,在10 个小区试点开展电商直供配送业务服务。

  -----抓农业企业复工,确保特色产业发展势头不减。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积极动员企业在做好自身防护前提下,不误农时、妥善有序、开工生产,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针对疫情防控严堵,物资调运不畅的问题,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积极为有关企业办理7个省内通行的B证,申请了100个市内通行的C证,通过网上审核已有22个C证发放到企业。组织对全市2家国家级、24家省级、89家市级龙头企业和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农业产业化集群复工复产摸底,科学统筹,有序推进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截止目前,全市11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已复工58家,复工率达到50.4%。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农业企业不仅生产、销售、经营基本正常,而且有的产业如养猪、反季节蔬菜、瓜果实现了产销两旺。

  ------抓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平稳。面对2020年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的任务,抓好当前春季农业生产,对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大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制定下发了小麦预防倒春寒关键技术、春季果树管理技术、春播品种选用介绍等春耕技术措施,利用电话、短信和微信,50个新建乡镇(区域)农技站作用,指导农民开展麦田、果园、菜棚管理,解答技术问题。组织农机开展小麦、蔬菜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工作,引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开展生产代耕代种代管服务。积极抓好农资供应,协调有关部门,办理农资下乡通行证,保证了农资下乡渠道畅通。推广微信扫描“二维码”掌握春耕农资需求信息、企业集中配送农资方式。春季农业生产需要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基本准备到位。农村已经进入春耕生产模式,沿路远望,总能看到农民群众在麦田里、果园里、大棚内开展生产的身影。截止目前,全市114.3万亩麦田,已中耕14.8万亩、追肥2.8万亩、浇水2万亩、病虫害防治12.3万亩、化学除草5.6万亩。春播100万亩任务,已整地48.3万亩,播种0.08万亩

  ------抓重点补短板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疫情是灾难,又是检验我们各方面工作的试金石。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暴露出我们农业农村工作的许多短板。面对生产资料购销困难、农产品生产销售对接不畅、企业员工不能正常上班、应急处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应对,找差距、补短板,在调结构、建基地、创新模式、提高应急能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电商企业的作用,积极探索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线上采购、线下配送模式;强化检疫监管,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制度,重点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外出务工需求线上调研,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以工业的理念谋划特色农业;狠抓质量和品牌,着力发展优质果品、畜牧、食用菌、中药材产业;坚持用互联网、数字化思维谋划特色农业发展,努力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加快发展高端农业、数字农业,深入推进农业品牌化、信息化、标准化、生态化建设,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排行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