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一早,天刚透亮,尉氏县庄头镇俊鹏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范岩就起掀开被窝跳下地,戴上口罩,开始忙活着将1000多斤香芹、蒜苗、油麦菜等新鲜蔬菜装上车,按订单送到县城的几家超市。
“今天蒜苗从群众手里收上来是每斤一块八,卖给超市也是这个价,一分钱没加。”范岩边整理着县里批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证明手续,边悄声说。与范岩一起忙活的,还有村里的贫困户范随山。
俊鹏种植合作社现有蔬菜大棚61个,范随山承包了一个,全部种了蒜苗。这段日子,虽然疫情防控正急,范随山还是每天天不亮就到村口卡点登记、测体温后,立即钻进大棚开始备货,然后将打成捆的蒜苗交给范岩。
春节过后短短几天时间,范随山的大棚蒜苗就销售了2000多斤,收入近4000块钱。同样跟着范岩忙活的,还有另外8个贫困户,疫情当头,他们反而比平时更忙了。
“现在是特殊时期,咱合作社作为扶贫基地,既不会让种植户尤其贫困户吃亏,也要让群众吃到平价菜。”范岩说。
开封是农业大市,当前在田能供应的蔬菜有1.85万亩,产量3.55万吨。战“疫”之时,让贫困户不吃亏、增收入,也让“宅”家的群众生活无忧、菜篮子鼓鼓,开封做到了防疫、扶贫齐头并进“两不误”。
疫情当前,物流受阻、开工延迟、用工成荒,加上不少地方实行交通管制,如何让新鲜农产品出得了村、进得了城、平价进入“菜篮子”,成为特殊时期稳产保供的民生大事。
“要保供应、稳物价,加强物资调配和农产品保供工作,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带贫企业实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确保‘菜篮子’产品产销顺畅。”开封市委书记侯红要求。
尉氏县农业部门牵头组建了一个成员已达300多人的微信群,全县大部分重点农贸市场、超市、种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均在群中,工作人员从中牵线搭桥,优先保障贫困户的产品销售。
“这个群一建起来就格外活跃,线上对接洽谈,线下直接供货,无缝对接,价格便宜,供应充足。”尉氏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宋志平介绍说,2月8日一天,全县超市就与种养殖合作社、种植户成功对接72笔,交易蔬菜、鸡蛋等生活物资53171公斤。
“菜篮子”连着“钱袋子”。在开封市委、市政府统一调度下,该市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和生产企业、商超、农副产品市场等积极行动,千方百计组织货源对接、帮助菜农拓宽蔬菜销售渠道、畅通“绿色通道”,做到了市民餐桌上有吃的、商超平价有售的、农民疫中有收入。
“我们对全市较大的蔬菜种植合作社、冷库储存企业、经纪人等40多家货源户调查,统计库存有4万多吨。”开封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刘磊说,随着气温回升,温室大棚蔬菜产量会更高,越冬露地蔬菜很快恢复生长,春季种植的蔬菜部分已经育苗,货源会更充足,市场销售会更畅通,“吃饱吃好,更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