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田园为基地、以儿童自然实践教育为核心的钟鼓楼亲子乐园
“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
邓颖超祖居
“花山寨会议”旧址
光山风景美如画
光山是个好地方,天蓝、地绿、水清,自然风光美如画,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先后荣获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生态魅力县的光山县,走出了司马光、邓颖超等伟人,境内拥有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旧址、“花山寨会议”旧址等红色景点,还有净居寺、紫水塔等历史古迹,以及大苏山、五岳湖等风景独特的自然景观。近年来,光山县委、县政府大手笔绘制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新蓝图,带领全县人民奋力拼搏。“光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列入全县‘六大战略’,突出‘红’‘绿’资源优势,进行全域旅游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游、乡村游、研学游,着力把光山县打造成广大游客参观学习、休闲度假的目的地。”谈及光山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该县县长王建平立足全局,思路清晰。光山县日渐崛起的旅游产业,正发展成为造福老区人民的朝阳产业。
1
总书记线路群众向往的幸福路
今年国庆节假日过后,从光山县传来好消息:国庆节七天长假,光山县的旅游市场呈现持续火爆局面,游客数量迅猛增长。特别是“重走总书记考察线路”受到热捧,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和文殊乡东岳村这两个地方游人如织,人气十足。很多家庭以乡村自驾游方式,全家老小怀着喜悦的心情追寻总书记走过的足迹,重温总书记光山重要讲话精神,沿着美丽的018县道,感受祖国7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感受光山日新月异的发展魅力。据统计,司马光油茶园共接待游客3.72万人次,东岳村共接待游客5.53万人次。同时,茶油、咸麻鸭蛋、红薯粉条等“光山十宝”的销量也增加了10倍。
9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和文殊乡东岳村,考察调研当地脱贫攻坚和中办定点帮扶工作成效,看望老区群众。习总书记光山县的考察调研之行,使光山县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干劲倍增。光山县干部群众都把习总书记在光山县考察调研时走过的线路,亲切地称为“总书记线路”,怀着喜悦和自豪之情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初冬的司马光油茶园一片碧绿,已进入盛果期的油茶树硕果累累。已经实现了整村脱贫的东岳村处处洋溢着喜悦,一栋栋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和美丽的“多彩田园”,正向游人展现出一幅当代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卷。据了解,从司马光油茶园到东岳村,在习近平总书记光山县考察调研走过的这条线路上,沿途不仅有美丽的司马光油茶园和东岳村,而且还有着近年来光山县委、县政府正在建设的一批新项目、新景点。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就像一条珍贵的“金丝线”,把沿途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都串了起来,形成了一条宝贵的旅游线路。
在从司马光油茶园去东岳村的路上,龙山湖水库波光粼粼,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也渐入眼帘。这片湿地公园以宽阔的人工湖泊和具有丰富水量的自然河流为核心,公园规划全长44公里,面积23.28平方公里,风光优美,鸟类繁多,是一个集生态示范、和谐共生、智慧创新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保护了水源,同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美丽的休憩环境。
在不远处,南龙山、北龙山、珠山、老虎山、凤凰山等九峰连绵起伏,河水如玉带般在山岗间蜿蜒流淌,一幅豫南水乡俊美的画卷映入眼帘。光山县充分利用这里现有的自然条件,规划和建设了一个区域面积约15.5平方公里的司马光田园综合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司马光茶园、司马光小镇、龙山湖水库和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还有南王岗乡村会客厅、钟鼓楼亲子教育基地、美丽的东岳村,等等,在习总书记沿途走过的这条道路上,一大串光山县近年来着力建设的景区景点,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总书记线路”是新时代光山县宝贵的资源,为光山县的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内容、新活力。
2
红色线路英烈开创的光辉路
大别巍巍,红旗猎猎。光山县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县,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又是一片英才辈出的土地。光山县境内的“红色基因”特征鲜明、数量众多、震撼人心。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系河南省光山县城关镇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颖超祖居,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中路白云巷内,是原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祖父及父亲居住的地方。该祖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分东、西、中三个院落,现存清代建筑房屋30多间,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筑。从2001年起,光山县多次筹资对邓颖超祖居进行保护和修缮,祖居内现陈列有周恩来、邓颖超生前文物及生平事迹展室、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名流题词碑廊等。自该景点对外开放以来,已先后接待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科技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及省、市各级领导的参观、访问,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先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者络绎不绝。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邓颖超祖居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花山寨是位于光山县城南13公里的一个美丽山寨。来到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思绪则会把我们带回战火纷飞的1934年。1934年11月8日,在光山县东南25公里的斛山寨上空,敌机轰鸣、硝烟滚滚。当时已经连续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刚到斛山寨的红二十五军,十分疲劳,尾追之敌10个团就跟踪而至,敌众我寡,处境极端危险。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亲自带队出击,激战从晌午一直打到黄昏,异常激烈,我军大获全胜,一举毙伤俘敌4000余人,为“花山寨会议”的成功召开创造了一个短期的安定环境。
1934年11月11日,在斛山寨击溃国民党军队追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在光山县花山寨举行第14次常委会议,省委常委徐宝珊、吴焕先、徐海东、郑位三等出席会议,史称“花山寨会议”。会议传达中央指示,讨论并及时作出正确决策:红二十五军立即实行战略大转移,留下少量兵力重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于是,在1934年11月16日,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了伟大的长征,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花山寨会议”会址选择在周洼小村子召开,该村自然风光优美、地形独特、易守难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决策地”和“起源地”,积淀着厚重的长征文化和红军精神,已成为“先锋精神”的象征。“花山寨会议”旧址先后被命名为光山县党性教育基地、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第五批传统村落,已成为光山县一张珍贵的红色旅游名片。
光山县是大别山革命的重要发祥地和根据地,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英雄的光山人民用血肉之躯捍卫“革命红旗永不倒”,留下了刘伯承、邓小平、许继慎、徐向前、高敬亭、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军事家的战斗足迹,走出了尤太忠、万海峰、钱钧等数十位开国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陈少敏率中原大军从这里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精锐部队向这里千里跃进,是“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刘邓首长和中原党政军机关的主要驻地,更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转折地,中国革命从这里发生重大转折。
在光山县砖桥镇,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史上著名的“王大湾会议”旧址。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率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于8月27日胜利到达光山。由于部队初到大别山区,不服水土,缺乏山地水田作战经验,连续行军作战又无后方供给,致使我军环境和条件十分艰苦。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对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意义和艰苦性认识不够,对能否坚持大别山的斗争表示怀疑,部队一时出现了疲惫和纪律松弛等现象。在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刘伯承、邓小平和中原局野战军总部决定于9月27日至29日,在光山县砖桥镇文氏祠召开旅以上高级干部会议,史称“王大湾会议”。目前,“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共有文物近千件,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全面展示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英雄壮举和光山的厚重革命历史。该纪念馆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等。近三年来,纪念馆接待游客量持续攀升,达127.5万人次。
除此之外,在光山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还有五虎岔羊战斗纪念地、徐畈革命旧址群、白雀园革命旧址群、尤太忠将军故里等红色旅游景区。据了解,光山县的红色资源数量多、分布广,全县共有革命纪念地500多处,该县的红色革命遗址特色鲜明,极具震撼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近年来,光山县不断加大对红色资源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开发力度,特别是在近年来开展的党性教育活动中,先后接待了省内外党员群众参观人数近100万人次。同时,该县还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红色旅游与生态、乡村、人文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相互促进,红色资源正在造福越来越多的老区人民。
3
绿色线路美景如画山水田园路
7月18日,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现场公布了2019年度51个“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成功地区,光山县榜上有名,成为河南省仅有的6个“中国天然氧吧”县之一。光山县生态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达88.4%,空气质量优良,连续三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以上,位居河南省县级城市第一名,“光山蓝”享誉中原。该县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1553个/立方厘米,居民区和自然景区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达到空气清新等级4级,全县空气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大大高于“中国天然氧吧县”标准,是人们生活、休闲、旅游、养生的最佳目的地。
光山县的“绿色之美”,美在山水、美在生态、美在乡村、美在田园。该县境内河湖密布,水网发达,河流蜿蜒曲折流淌,形成了秀美的豫南水乡风光。此外,光山县还是历史古地,名胜古迹众多,境内的净居寺是中国第一个自创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公元554年,高僧慧思大师来到光州大苏山结庵,开坛说法;苏东坡被贬黄州途中慕名来到净居寺,有“淮南茶,光州上”之论。
近年来,光山县是如何围绕着“绿色”,着力打造旅游产业发展的?县长王建平胸中自有丘壑万千,他介绍说,光山县的绿色旅游线路以“一横一纵”为构架,着力进行建设:大别山高速、凉亭、晏河、泼河,是“一横”;沿小潢河建设的袁湾水库、泼河水库、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飞行营地等景点为“一纵”。“一横一纵”将浅山丘陵景区和水文化连接了起来。此外,该县还紧紧围绕“休闲、养生”做文章,已经建成了300多公里长的国家健身步道,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仙居国家农业公园等,空气清新、风景如画、基础设施完善,都是人们休闲养生旅居的好去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该县还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政策,引进上海乡伴文旅集团,在合作上采用ppp模式,高品质打造出了南王岗“乡村会客厅”和钟鼓楼亲子教育基地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南王岗“乡村会客厅”充分利用“撤乡并镇”后乡政府闲置的办公楼和老旧粮库,进行设计改造,把古朴的乡村与时尚的现代元素有机融为一体,建成了会议室、会客厅、咖啡馆、书吧、文创厅、乡村民居等,成为一个集会议、培训、文创、旅居于一体的精品旅游项目。在这里,参天古树、田野河流、乡村民居,都让人耳目一新。
通过不懈努力和建设发展,近年来光山县先后成功创建147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乡镇(村),拥有3个国家级公园、4个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创建1个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生态魅力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荣誉。
4
长寿线路万名寿星串起长寿路
长寿老人、长寿村庄、长寿乡镇……“长寿”已成为近年来光山县又一道独特的风景和人文奇观,也是光山县干部群众津津乐道、颇为自豪的事情。
共和国上将万海峰,是光山县槐店乡万河村万黑湾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现年100岁,现居住北京。王秀珍,女,1911年出生,现年109岁,现住光山县白雀园镇陈集村。唐淑贞,女,1915年出生,现年105岁,现住光山县白雀园镇雷堂村上赵冲南组……
光山县白雀园镇雷堂村属大别山南麓,近年来,这里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的封山育林、拦坝蓄水、垃圾清理等举措,森林覆盖率达90.5%以上。一年四季,山清水秀、天蓝云白,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2000个/立方厘米以上,所有山坝里的水都达到饮用水标准。该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位,90岁以上的老人有10多人,堪称“长寿村”。
而光山县马畈镇则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乡镇”,相关数据显示,该镇约5000人中就会有1位百岁老人……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光山县共有100岁以上老人34人,90岁以上老人2455人,80岁以上老人18594人,60岁以上老人138789人。目前全县人口平均寿命达77岁,长寿老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堪称名副其实的养生福地、长寿之乡。
长寿,源于光山的自然生态好,源于光山百姓的幸福指数高。据了解,近年来,光山县委、县政府对百岁老人的生活十分关心,百岁老人的生活都有较好的保障。从2016年1月起,县里为所有百岁老人每人每月补助200元的敬老补贴金;2019年1月起,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医疗保障是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所有的百岁老人都反映,生病都能得到及时治疗。光山县的长寿老人,基本上都得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表达县委、县政府对离退休老干部和高龄老人的关爱,重阳节前夕,光山县委书记刘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峰等人怀着对高龄老人的关怀,先后来到砖桥镇、白雀园镇走访慰问百岁老人,送去节日祝福。刘勇一行走进白雀园镇陈集村109岁老人王秀玲家,向老人致九九重阳节祝福。在砖桥镇的101岁老人邵家清家中,刘勇亲切地与老人家交流生活与身体情况,满头银发的邵家清耳聪目明、身体非常好。邵家清老人高兴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一日三餐不愁吃,平时玩微信、看新闻、发红包,日子过得乐和得很。”
9月29日上午,县长王建平、县政协主席刘敬洲、副县长李菲漓等人,带着党和政府的温暖专程去看望百岁老人。在罗陈乡陈次南家,103岁的老人笑容满面,至今仍能生活自理,还做点针线活。当刘敬洲翻开刚刚出版的《光山县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一书,介绍她的文章和照片时,老人脸上更是充满幸福的微笑。王建平叮嘱老人的儿子说:“家有老,是个宝,要照顾好老人的衣食住行!”在罗陈乡坪塘敬老院,王建平拉着喻光宗这位整整100岁老人的手,嘘寒问暖,当得知他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时,王建平再三要求敬老院负责同志一定要把老人照顾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通过敬老院来引领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好风尚。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现在光山县的长寿老人越来越多了。就像在看望长寿老人时刘勇所说的那样,“人长寿,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和生态宜居等各方面环境的综合反映。光山县全社会都要进一步弘扬淳朴民风和尊老孝老传统,让长寿之乡成为光山人的养生福地”。
生态光山,养生福地。这里的红色革命遗址让人震撼,这里的北国江南风光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有乡村振兴中美丽的村庄和田园,这里还有一大群长寿老人,在为您讲述他们平凡而又传奇的人生故事。古老的历史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当代的农耕文化、传奇的长寿文化,在光山县交相辉映。今日的光山,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光山之变,华章日新。据统计,在今年国庆节期间,光山县游客量猛增,全县共接待游客3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预计2020年,全县全年游客数量将超过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6.5亿元。光山县的旅游产业正在实现崭新的升级和跨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和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